广东省,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截至年底,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就县级四会市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广东省肇庆市。在历史上,该地区于秦朝时期建县,因为“四水会流”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一
首先,四会市隶属于广东省肇庆市。在地理位置上,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东与佛山市三水区交界,南与鼎湖区相连,西北与广宁县接壤,东北与清远市清新区毗邻,因“四水会流”而得名。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四会市距广州市68公里,距肇庆市42公里,拥有不错的地理位置。就县级四会市的历史来说,早在先秦时期,今广东省四会市一带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年),秦朝南平百越之地,在今肇庆市四会市一带设立四会县。彼时,四会县包括今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二
至于四会这一县名,因境内四水(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会流之地,故名“四会”,也即“四水会流”而得名。在此基础上,该地区自秦朝时期建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西汉时期,四会县隶属南海郡。东汉时期,四会县属交州。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四会市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公元年,东吴将四会县东南部(即今三水、鹤山、新会、江门、开平、台山、斗门等县市部分地区)分设平夷县(后改为新夷县、新会郡)。南北朝时期,四会县属广州,并且,对于四会县的疆域范围来说,更是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
三
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撤销新招、乐成、化成3县并入四会县。大业三年(年),四会县与化蒙县同属于南海郡。唐武德五年(年),以四会、化蒙等县地设立南绥州。并设立新招、化注(原称乐成)、化穆(原称化成)3县,同隶于南绥州。北宋熙宁六年(年),四会县属端州(后改肇庆府)。公元年,怀集县隶广州。元至元十七年(公元年),也即元朝时期,肇庆府为肇庆路,设立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四会县随属之。
四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肇庆路为肇庆府,四会县属之。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年),从四会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广宁县。清朝取代明朝后,四会县属广东省肇庆府。到了年,四会县直属于广东省。在年和年间,四会曾与广宁县合并过,合并后称广四县。年11月,撤销四会县,设立县级四会市。对于县级四会市来说,直属于广东省,由地级肇庆市代管。截至年底,县级四会市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2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广东省,简称“粤”。广东总面积为17.97万平方千米,排在全国第15位;年末常住人口为万人,排在全国第1位。广东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
广东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广东陆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的平原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等。
广东境内流域面积超过平方千米的河流有4条,分别是西江、东江、北江和韩江。其中,西江、东江和北江在广州附近汇合,形成狭义的珠江。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航运价值也仅次于长江。
广东地形水系示意图广东现有21个地级市(其中广州、深圳为副省级城市)。它们下辖的县级行*区具体如下:
广州市:下辖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共11个区。
深圳市:下辖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龙华区、坪山区和光明区。共9个区。
珠海市:下辖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共3个区。
汕头市:下辖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南澳县。共6区1县。
佛山市:下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共5个区。
韶关市:下辖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乐昌市和南雄市。共3区5县2市。
湛江市:下辖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遂溪县、徐闻县、廉江市、雷州市和吴川市。共4区2县3市。
肇庆市:下辖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和四会市。共3区4县1市。
江门市:下辖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共3区4市。
茂名市:下辖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共2区3市。
惠州市:下辖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共2区3县。
梅州市: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和兴宁市。共2区5县1市。
汕尾市:下辖城区、海丰县、陆河县和陆丰市。共1区2县1市。
河源市:下辖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和东源县。共1区5县。
阳江市:下辖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和阳春市。共2区1县1市。
清远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市和连州市。共2区4县2市。
东莞市:不设县级行*区,设32个镇级行*区,分别是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石龙镇、石排镇、茶山镇、企石镇、桥头镇、东坑镇、横沥镇、常平镇,虎门镇、长安镇、沙田镇、厚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大朗镇、*江镇,樟木头镇、谢岗镇、塘厦镇、清溪镇、凤岗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石碣镇、望牛墩镇、洪梅镇和道滘镇。共4街道28镇。
中山市:不设县级行*区,设24个镇级行*区,分别是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火炬开发区街道、*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东升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和坦洲镇。共6街道18镇。
潮州市:下辖湘桥区、潮安区和饶平县。共2区1县。
揭阳市:下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和普宁市。共2区2县1市。
云浮市:下辖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和罗定市。共2区2县1市。
早期的广东各市县分布示意图广东各地级市民用车牌字母代码如下:
广州市:粤A
深圳市:粤B
珠海市:粤C
汕头市:粤D
佛山市:粤E
韶关市:粤F
湛江市:粤G
肇庆市:粤H
江门市:粤J
茂名市:粤K
惠州市:粤L
梅州市:粤M
汕尾市:粤N
河源市:粤P
阳江市:粤Q
清远市:粤R
东莞市:粤S
中山市:粤T
潮州市:粤U
揭阳市:粤V
云浮市:粤W
以上是目前广东各地级市的民用车牌字母代码。其中,佛山由于历史原因,还有X和Y字母车牌(现已停发);另外,粤Z为港澳双车牌。
早期的广东旅游交通简图广东民用车牌字母代码是怎样排序的呢?
广州为省会,车牌字母自然为A;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特区,车牌字母依次为B、C、D。
其余地级市的车牌字母是怎样排序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广东车牌字母排序与各地级市人口规模的关系。以年为例,各地级市的常住人口如下:
广州市:.6万人
深圳市:.9万人
珠海市:.4万人
汕头市:.5万人
佛山市:.9万人
韶关市:.0万人
湛江市:.0万人
肇庆市:.7万人
江门市:.0万人
茂名市:.2万人
惠州市:.0万人
梅州市:.3万人
汕尾市:.5万人
河源市:.6万人
阳江市:.1万人
清远市:.6万人
东莞市:.5万人
中山市:.0万人
潮州市:.0万人
揭阳市:.5万人
云浮市:.5万人
对比广东车牌字母排序与现在各地级市的人口数量,广州市和深圳市是吻合的,其余的基本不吻合。例如,揭阳市的常住人口全省排第7位,车牌字母却排在倒数第2位。
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发展规划示意图(可放大)再来看看广东车牌字母排序与各地级市经济实力的关系。以年为例,各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即GDP)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即人均GDP)如下:
广州市:总量.6亿元;人均15.4万元
深圳市:总量.1亿元;人均20.0万元
珠海市:总量.9亿元;人均17.0万元
汕头市:总量.1亿元;人均4.8万元
佛山市:总量.0亿元;人均13.2万元
韶关市:总量.4亿元;人均4.4万元
湛江市:总量.7亿元;人均4.2万元
肇庆市:总量.8亿元;人均5.4万元
江门市:总量.6亿元;人均6.8万元
茂名市:总量.3亿元;人均5.1万元
惠州市:总量.4亿元;人均8.6万元
梅州市:总量.1亿元;人均2.7万元
汕尾市:总量.3亿元;人均3.6万元
河源市:总量.0亿元;人均3.5万元
阳江市:总量.2亿元;人均5.0万元
清远市:总量.2亿元;人均4.4万元
东莞市:总量.5亿元;人均11.2万元
中山市:总量1.1亿元;人均9.2万元
潮州市:总量.9亿元;人均4.1万元
揭阳市:总量.8亿元;人均3.4万元
云浮市:总量.0亿元;人均3.6万元
广东车牌字母排序与现在各地级市的经济实力相比,佛山(省会及特区除外)和云浮是吻合的,其余的就基本不吻合了。例如,惠州市的GDP总量全省排第5位,人均GDP排第7位,综合经济实力排前7位,但其车牌字母却排在第12位;东莞市GDP总量全省排第4位,人均GDP排第5位,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前5位,但其车牌字母却排在第17位。
广东各市车牌字母与人口、经济目前使用的92式车牌是年左右启用的,现已有20多年,车牌字母排序跟现在各地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不相吻合,很正常,就算当时,也不一定完全吻合。
除了省会或首府车牌字母代码都使用字母A之外,全国各省区车牌字母排序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些是按当时的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排序,有些是按地级市的成立时间早晚排序,有些是按方位排序,有些是按综合因素排序。
广东省会及特区之外的地级市,其民用车牌字母代码到底按什么规律来排序呢?
我们再来看看广东各地级市的行*区划代码(身份证前面几个数字):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湛江市:
肇庆市:
江门市:
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400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以上按车牌字母代码先后排序)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惠州之前的地级市(省会及特区除外)车牌字母顺序与行*区划代码序号对比,做了微调;而惠州(含惠州)之后的则完全是按行*区划代码序号来编排车牌字母的!
广东的行*区划代码大致是按地级市的成立时间来编排的;所以,省会及特区之外的车牌字母代码也是大概按地级市的成立时间早晚来编排的;但不绝对,也有考虑当时的经济实力或地区影响力。
广东各地级市民用车牌字母代码多达23个(含佛山的XY),数量较多,我们可以利用行*区划代码规律去帮助记忆。当然,也可以采用地理学科的方法,把这些车牌字母标在下面的广东地图上,这样是不是更好记一些呢?
作者绘制的广东车牌字母代码地图关于广东车牌字母代码话题,如您还有好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由“木木老师地理课堂”原创发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