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出发,追寻红色足迹这里见证了解放封开的
TUhjnbcbe - 2021/8/1 18:19:00
白癜风边上长黑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79972.html

在封开县的红色遗址中,

位于渔涝镇上扶村的

封川特派队指挥部旧址

可谓是大名鼎鼎了。

▲渔涝镇的红色*徽标志。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它见证了封川特派队从几十人的力量

发展壮大到多人,

指挥了著名的三战渔涝、三礼伏击战、

解放封川开建县城等著名战役,

以及设立贺江流动税站的重大决策部署

也是从这里酝酿和发出。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

了解这里的红色故事~

↓↓

创建连片游击根据地

年11月,

广东人民解放*绥贺支队根据

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辖下的三个团中抽调了一批骨干力量,

组建封川特派队,

任命*江为封川特派队队长,前往封川县

(现在的封开县一部分,后与开建县合并为封开县)

开展游击战争。

“当时的封川县经过蒋介石反动集团的20余年经营,群众基础十分薄弱。”封开县渔涝镇社工站社工、封川特派队指挥部旧址展览馆讲解员龙川告诉记者,自封川、开建两县的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革命的火种在这里保存下来的不多,因此特派队在这里开展工作十分艰难。

“特派队初建时只有20多人,力量还不如一个排,但特派队员发挥我*团结依靠人民群众、人民*队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龙川告诉记者,到了年上半年,特派队已经发展到了40多人,武器装备方面拥有机枪一挺、长短枪40多支,所到之处贫苦群众夹道欢迎。

▲封川特派队指挥部旧址。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封川、开建两县虽然不是国民*

在岭南地区统治的核心区域,

但位于两广接壤之处,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

驻扎有国民*的正规*一个团,

加上当地的反动地主和土匪武装猖獗,

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特派队要想在这里扎下根来,

必须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于是,

特派队首先进入了七星山区,

创立了七星、*岗游击根据地,

目标是向封川、开建方向发展,

执行毛泽东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特派队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群众,侦察敌情,吸收新战士,扩大队伍,筹集供给等。特派队在稳固七星、*岗游击根据地之后,便逐步向外围的平原地带发展,西边向渔涝、河儿口附近一带活动,西南进入杏花,先后在三礼、斑石、香车、罗源、上扶等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发动群众,宣传*的*策,讲解当前中国的形势,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支援。

▲绥贺支队封川特派队部分领导人员雕塑。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当时的德庆县境内也驻有一支共产*的*队,而且这支*队还直接指挥着封川特派队,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绥贺支队。要打通与德庆的通道,与德庆的游击区连成一片,实施由山区向平原推进的目标,首先要控制黑石顶、*岗一带的山区。”龙川指着一幅《封开县解放战争时期武装斗争作战图》告诉记者,黑石顶一带当时受土匪杨祝娣控制,但他又是一名与国民*有矛盾、对群众有同情心的土匪。

“早在年抗战时期就有*员干部与杨祝娣接触,动员和鼓励他加入抗战队伍,虽然并未成功,但已经在他的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影响了他对革命和时局的认知。”龙川告诉记者,年2月,杨祝娣主动向绥贺支队的*策叶向荣要求参与改编、加入革命队伍。

之后,

杨祝娣的队伍被改编为

“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

并委任他为队长,

激动不已的杨祝娣改名为杨炳昌。

为了加强这支新生的人民*队的思想*治工作,

封川特派队派林今灵任该队的*治指导员,

从思想和行动上具体执行改造的工作。

从此,

“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在封川特派队的领导下,

转战贺江两岸的广大农村地区,

积极地参加了解放封川、

开建县城的每一场战斗,

为封开县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三战渔涝捷报频传

“在收编了杨祝娣部的人马后,特派队的人员壮大到了80人左右,枪支弹药充足,在当地已经具有较强的战斗能力。”据建国后曾任开建县县长的林今灵回忆,渔涝是当时封川县中部的重镇,四面环山,中部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水陆交通畅通,战略地位重要。

“实际上渔涝镇是封川县的*治、经济、*事和文化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敌人‘围剿’七星游击区的前沿据点。拿下了渔涝镇,不仅为我*提供重要的物资支持和群众基础,而且对敌人的‘围剿’行动也是重大的打击。”龙川告诉记者,封川特派队只有攻占了渔涝,才能控制贺江,进而控制封川、开建两县,进一步打开封开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位于渔涝镇的“三战渔涝”雕塑。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龙川告诉记者,

虽然在游击战争期间,

特派队经常转移,

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位于渔涝镇上扶村的埇吕自然村

是封川特派队的指挥部驻地。

时任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

*治指导员的林今灵

曾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

一战渔涝时叶向荣*委和陈胜司令员

主持制定了作战方案,并提前派出侦察人员

对渔涝周边的地形进行详细侦察,

弄清了敌人据点的分布及兵力部署、

武器配备以及进攻撤退路线等。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年3月3日晚上,叶向荣、陈胜率领主力中队、封川特派队、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及德庆区队共多名指战员由*岗出发,到达罗源后再沿河沟运动至渔涝,4个突击组分别向敌人盘踞的警察所、当铺、经济楼和乡公所发起攻击。

整个战斗持续了仅1个小时就宣告结束,我*全歼守敌,取得了一战渔涝的全胜。

攻克渔涝后,为了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我*又主动撤出渔涝。

国民*封川县县长李嗣芬闻讯后惊恐万分,害怕特派队接下来进攻杏花圩(现在的封开县杏花镇)。

“当时的杏花圩有一个国民*的粮仓,存放着数百担公粮,这些粮食都是李嗣芬从周边的百姓家强征的。”龙川告诉记者,李嗣芬偷偷把这些粮食装船,打算从水路运送到封川县城。

这一幕被我*的侦察人员侦察得知后,绥贺支队立即下令封川特派队和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联合截击敌人的运粮船队。

年4月4日晚,封川特派队和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联合夜袭渔涝驻敌,兵分两路直插渔涝驻*,当晚截回粮船5艘,粮食多担约1万多斤,这些粮食一半分给了当地贫苦的农民,一半用作*粮。

4月7日,封川特派队乘胜进*攻打河儿口圩(现在的河儿口镇),捣毁了国民*文德东乡公所办事处,驻扎此地的国民**四散而逃。

“二战渔涝也取得了大胜,我*的影响力大增,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贺江两岸,很多群众拍手称赞解放*赶走了国民*匪*。”林今灵在回忆录中写道。

敌人自然也不甘心失败,国民*封川县县长李嗣芬拉拢了封川县洪门三合会头目,请来了国民*广东省第十二专区水陆警备指挥所保安第一总队队长陈耀,打着“反共忠义救国*”的旗号,于年7月下旬的一天,余人从江口大摇大摆地向渔涝游击区进犯。

当晚,封川特派队队长*江,*委何涛作了战斗总动员后,紧急开赴战场。顿时,渔涝圩枪声大作,敌人惊慌失措,自乱阵脚,不敢在渔涝圩久留,当晚就溜回了江口。

根据林今灵的回忆录记载,当年的8月上旬,国民*广东省十二专区专员公署保安第二队总队长莫汉又率领多人,从都城进犯渔涝,在上扶、埇吕等村与我*对峙了3天,我*战术灵活,行动飘忽,莫汉深恐被歼灭,加上担心被我*偷袭都城掀了老巢,只能灰溜溜地再度撤回都城。

至此,我*取得了三战渔涝的全胜。

设立流动税站筹集给养

三战渔涝后,

封川特派队和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

又进行了新的部署。

由何涛、石新率领的一组人员活动在渔涝,刘乃仁、祝章等带领一个活动组到渔涝西山及白垢一带的山区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积极主动与敌斗争,整个渔涝地区又重新回到游击队的严密控制之下。

当时,游击队的供给主要通过驻地的保甲长负责筹集解决,由于部队人员扩编速度快,所筹的钱粮已不足以维持部队开销。为了保障部队的给养,封川特派队借鉴了绥贺支队在西江设立税站的成功经验,向支队申请设立贺江流动税站。

“设立贺江流动税站具有极高的*治意义和*事价值,可以扼守贺江就可以扼守封川、开建两县的交通,切断敌人在开建县物资的供给钱。”龙川告诉记者,其二控制了贺江,就控制了进入渔涝的水上线路;其三,贺江水路又能作为游击队向开建、怀集、苍梧活动的跳板,可谓一举三得。

▲封川特派队领导在讨论工作(雕塑布景)。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于是,

绥贺支队特派了刘乃仁

亲自开辟贺江流动税站。

刘乃仁是高要禄步人,早年受组织委派任职过国民*的官员,在广宁领导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治工作时,做过大洞税站的收税员,不仅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心思缜密。

刘乃仁接受任务后,率领部队进驻贺江流域,经过考察决定将税站总站设在渔涝河口的古榄村,并在其他地方设立流动税站。

当年的4月中旬,上级派*厉任贺江流动税站的总站长,植火友带一个班的人员保卫税站安全,孔昭率领部分人员驻扎在蕨村就近策应,以防国民*特务破坏,确保收税工作顺利进行。

贺江流动税站向过往的船只和森排征税,税率比国民*所征的标准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过往船只一经联系都能自觉靠站纳税。

▲资料图片

“税站不仅解决了经费问题,而且来往贺江的船民还经常为游击队提供情报,代购武器、弹药、医药、布匹、通讯器材等*用物资和生活用品。游击队队员也经常利用上船收税的机会,向船民和旅客宣传形势,讲解*策,派发文告和宣传单张。”龙川说,贺江流动税站的知名度一度扩大到了两广地带,既有群众慕名前来参加队伍的,也有兄弟部队派人联络的,税站又变成了交通站。

贺江也因此成为了一条红色的江,

以税站为基点连接起了一条红色的交通线,

为绥贺支队在经济给养、情报收集、

人员护送和物资过境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放封川开建两大县城

年春季,为了呼应我中国人民解放*南下大*作战,绥贺支队和粤中第四支队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出击敌人,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控制了封川县至高要县禄步(现高要区禄步镇)将近公里的西江航道,西江两岸游击区因而得以连成一片,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敌我力量的对比,实现了华南分局提出的南北两岸打成一片的战略目标。

年5月4日至14日,封川特派队武工队队长李坤、中队长植火友率队先后攻克占领了忠义乡(今长岗镇)乡公所、仁里乡(今杏花镇)凤楼村。

至此,封川县境内县级以下的国民*地方*权基本上被摧毁,扫清了县城外围的反动势力,封开游击区与怀集、德庆和郁南的游击区连成了一片,而封川特派队在开展游击战中也逐步提高了战斗力,壮大了*事力量,为接下来解放封川县城作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领导贺江、

西江沿岸的*组织工作,

年7月,中共粤桂湘边工委正式成立。

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也宣布成立,其中第六团由封川特派队、封川人民抗暴自卫队、桂东人民抗暴义勇总队和怀西区青年共余人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六团的成立,是封川、开建两县游击战争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给了两县*民以极大的鼓舞,显示了两县革命武装力量的日益强大,标志着两县的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配合南下解放大*全面解放绥贺地区在*治、组织和*事上作了全面的准备和部署。

年11月4日,国民*广东省第三专员公署水警大队易名为广东省十二区专员公署保安第二总队,总队长莫汉率领的残部只剩下余人,被南下的解放*追歼甚急。莫汉仗着对地形熟悉,带领残敌向其老家罗莫村方向拼命逃窜,并连夜逃进了丰寿山的山林中,想以此效仿游击队和解放*周旋。

解放*的追击部队紧随其后,在丰寿山下相遇后发生激战,刚一接触,莫汉就带着残部疯狂向杏花镇方向逃窜。

为了配合解放*全歼莫汉,绥贺支队第六团的部分人员在何涛、植火友、林今灵的带领下前往三礼(今三礼村)开展伏击作战,被围困走投无路的莫汉只得放下武器投诚。

“三礼伏击战是绥贺支队以少胜多的最著名战例之一,当时参战的官兵只有五十多人。”龙川说,此战过后,除了解放封川、开建县城外,游击队在此再也没有大的战事了。

年10月14日,沿湘粤铁路线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邓华兵团四十*以摧枯拉朽之势进攻广州,同时派出一个团的兵力攻占肇庆,10月18日肇庆宣告解放,10月25日德庆解放,10月28日郁南解放。

陈庚兵团十三*三十九师进驻都城后,派出先锋营在粤中纵队第四支队一团六连的协助下,乘船向封川县城进发。11月5日,封川县城得以解放。

由于跟随大*进城驻扎的只有绥贺支队第六团部分人员,无法直接应对江口圩(现在的江口街道)的国民*桂系夏威部队的正规*。

当时,南下解放大*正同国民*桂系的部队纠缠战斗在一起,位于两广地带的封川、开建两县你来我往,激烈的战斗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在都城的战斗十分激烈。第六团经过讨论后决定避开敌人主力,主动撤出封川县城,待时机成熟再次解放县城。

11月14日,陈庚兵团十三*与绥贺支队会师,解放大*在长岗圩的龙湾登陆上岸后直取封川县城,于当天第二次解放了封川县城。此次战斗过后,按照上级部署,解放大*再次撤回长岗的谷圩驻扎待命。

11月22日,解放大*三十九师一部在粤中纵队四支队新一团一连的带领下,搭乘10艘民船沿江向西挺进,当大*到达封川县城江边时遇到国民残部的拼命阻击,大*强行登陆,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又有城楼遮挡,大*一时受阻。

此时,绥贺支队第六团的部分战士在何涛的率领下,从县城北山向下猛攻,腹背受敌的敌人只能弃城而逃。次日,封川县城第三次得以解放。

▲封川特派队的部分用品(仿制)。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摄

和封川解放三进三出的激烈战斗相比,

开建县城的解放则相对“温和”了不少。

早在年6月,林今灵就按照绥贺支队的安排来到了开建县进行秘密的统战工作,并联络到了一批国民*地方部队的势力。

11月5日凌晨,王烈生带领绥贺支队第六团的多名指战员前往开建县城所在地南丰镇支援国民*开建县队水上警察保安大队、广东省绥靖公署西江反共保民第三大队等地方民团几百人的起义,经过激烈的战斗和*治攻势瓦解,国民*开建县长伍穗新缴械投降,开建县正式宣告解放。

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

编辑封开发布编辑部审核刘东桦

?爱封开致力提供有价值的封开热点资讯.回复本号可查询公交/高铁/电话等便民信息.报料热线/商务合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发,追寻红色足迹这里见证了解放封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