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发布了一则关于县城“住宅限高”的征求意见稿。
这份《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水蛇春那么长,通读下来,中心思想大致是限制县城居住建筑高度: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应不高于18层。
先不论“限高”怎么个绿色低碳法,十八线小城市的CBD梦这下堪忧,扰乱了多少房产老板的心。
01/大牌开发商直接受影响
套用流行的互联网大厂“黑话”,县级市场已成为品牌房企的第二增长极,房企生产力下沉,采用矩阵式打法,积极拿地多线布局,深耕县级市场,打造全链路深度开发。
好了,说人话。
就是,各大牌尤其上市房企,在全国县级市场都有项目开发或土地储备。
由于一二线土地资源紧缺、开发成本高,碧桂园、恒大、奥园、方圆、敏捷等大牌房企纷纷下沉到县级楼市圈地,拥有的土地储备总量是庞大的。
如碧桂园,截至年6月已在全国个区/县布局有项目。
在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域,大名鼎鼎的碧桂园十里银滩,就在惠州市的惠东县,而雅居乐巨无霸大盘清水湾位于海南省陵水县。
品牌房企已盘踞在经济实力强的县城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了,开发的楼盘大多是18层以上的高层。
而大湾区的县域设置主要在清远、惠州、肇庆和江门,惠州有龙门、博罗、惠东3个县;肇庆有怀集、广宁、德庆、封开4个县;江门有台山、鹤山、开平、恩平4个县;而广州人最爱去度假的清远,则有佛冈、阳山、连南、连山4县。
碧桂园十里银滩
02/割肉之痛
对于在县城有项目和土储的开发商而言,“限高”影响非常大。
按要求,住宅用地建筑密度不能超过30%,绿化率也要在30%以上。如一块10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最多只有3万平米占地面积可以用来盖房,其余用于道路、园林绿化、配套和消防等用途。
而75%的建筑物不能超6层,必然把可建面积减下来,大大压缩计容(可售)建筑面积。这对于开发商无疑是割肉之痛。
该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4月8日,只有短短十天,中间还带清明假期。一旦新*在近期实施,住建口的规划审批收紧,正在规划设计而未报建的项目受到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鸡飞狗跳。
03/为何出台该意见?
首先,在征求意见中可看到,“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这句话不可谓不重。
即使在一二线城市,高层住宅的消防救援已经是难题,对消防救援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极高,在县城有多少救援能力满足18层以上建筑的消防要求?人命关天啊!
其次,县城高楼攀比风容易造成烂尾楼。
开发高楼需要庞大的资金,对资金链的要求非常高。在县城里,做开发的以小开发商居多,关系错综复杂,高层住宅出现烂尾的风险极高。
其三,高楼热导致高库存。
在房地产大潮的推动下,高层住宅大量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小县城,去库存是不少县城楼市的主旋律。
在“房住不炒”和维稳的大前提下,县城住宅“限高”也可以看作是国家对过热的县级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手段,目的是降温降风险。
04/误伤经济百强县?
“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这条意见貌似是全国一刀切。尤其是处在头部的经济强县,应该很难适应。
我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我国约有多个县级行*单位,多个县。这多县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非常悬殊,年上榜百强县人均GDP达11.09万元。如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的GDP不到9亿,浙江县级市义乌的GDP将近亿。
以义乌为例,住宅均价约2.3万/㎡,高过成都与武汉;实施“限高”,不仅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还会让住宅供应量不足,难以抑制房价上涨。
义乌市容
对此,房地产专家赵卓文认为,绿色低碳建设与土地集约使用,其实存在矛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不少县城,土地资源紧张,土地集约使用的要求高,超过18层以上的建筑比比皆是。倘新建住宅75%限制在6层以内,影响巨大。县城的土地使用强度将下降,土地出让金也将降低。发达地区的县城是否适用这个规定,值得商榷。
每刻君理解该征求意见稿的初衷,为了“绿色低碳建设”,但还是建议因城施策,按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地缘因素等指标对县城进行分类指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