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把“枪杆子”如何铸就?
扼西江而立的肇庆阅江楼,是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惠州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是叶挺的出生地。最近,我们踏上百年征程,追寻红途粤印,在革命遗址中重温那段历史,触摸中国共产*第一把“枪杆子”。广东省是大革命的策源地,处于国民革命斗争最前沿的中共广东区委,在经过平定商团叛乱等一系列统一广东的革命战争中,深切感受到组织由自己掌握的革命武装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周恩来、陈延年、李济深商议建立独立团。蔡华锋摄年11月21日,国民革命*第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在肇庆阅江楼成立,第一支由中国共产*直接掌握和领导的正规*队诞生了,正是威名赫赫的叶挺独立团。独立团缘何在肇庆建团?讲解员曾泰告诉我们,客观上,肇庆属*事重镇,是第四*的后勤部队所在地,给养充足,与广东区委联系便捷,再者这里是水陆交通要冲,地形险要。主观上,独立团的建团,意在震慑西江一带的反动民团势力,支援刚刚兴起的农民运动。△阅江楼二楼上,复原了叶挺独立团团部会议室场景。蔡华锋摄独立团成立之初共有多人,而多人的干部队伍,则是从广州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埔*校、川*、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抽调而来。广东省委*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介绍,年成立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叶挺独立团的源头,其队员来自*埔*校第一期毕业生。虽然这支部队隶属于“大元帅府”,但实际上直接受中共广东区委领导,是中国共产*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02
太红了?要红才能打胜仗!
为保证中国共产*对独立团的领导,部队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广东区委就在团内建立了中共支部干事会,这是中共在革命*队组建的第一个*支部。△叶挺独立团当年的*治学习计划表。蔡华锋摄曾泰介绍,*支部是叶挺独立团的领导核心,当时,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长穆青每月两三次到独立团检查*组织工作,传达区委的指示,支部干事会成员和*小组组长们经常反复研究如何开展*支部工作、加强*的建设,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第四*副*长陈可钰得知独立团**训练成绩突出,专程到肇庆来视察,看到独立团官兵团结奋发,斗志昂扬,连队官兵同吃一锅饭,上下一致,指战员共同操练,互练互教,干部战士们一同学习,互学互帮,部队生龙活虎,*民亲如一家,连称:“你们真是革命*!但是太红了。”叶挺立即回答道:“要红才能打胜仗。”△9岁的小志愿者讲解员李博,向记者讲述叶挺独立团团部当年的办公场景。蔡华锋摄独立团每周开一次*小组会,除了讨论工作,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叶挺经常参会与干部士兵谈话,民主风气很好。独立团从建团初期拥有20多名共产*员发展至多人,连以上干部都是共产*员,他们在战场上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诚如叶剑英所说:“由于叶挺同志指挥的独立团,有共产*员,有*的组织,有*领导的*治工作,因而战斗力很强,成为威震敌胆的铁*。”03
独立团如何打响“第一战”?
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详细地介绍了独立团援助农运的事迹。年1月初发生的“高要惨案”震惊全国,高要、广宁、德庆三地的封建地主纠集当地的反动民团“神打团”成立了“三县联团”,袭击各地农会,烧杀抢掠,导致农*和农会会员死伤多人。△讲解员曾泰向记者讲述“领村事件”(也被称为“高要惨案”)。蔡华锋摄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立即在肇庆设立西江办事处,成立了以叶挺为负责人的绥缉委员会。叶挺亲自率领绥缉委员会及独立团第一、第二营士兵进驻高要,与封建地主势力进行谈判。谁曾想,封建地主武装依仗自身武器的先进,气焰嚣张、拒不谈判。△高要第一区农民自卫*的犁头旗。高要区委宣传部供图为了彻底捣毁封建地主武装,叶挺调来了独立团第三营的士兵,配合第一、第二营的士兵围攻封建地主武装的老巢高要河台罗建村。在当地农民自卫*的帮助下,顺利攻陷了罗建村,沉重打击当地的封建地主势力。而在得到中国共产*武装力量的支持和保障后,西江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出现了新的高潮。△为了援助农运,叶挺独立团进驻高要区乐城镇伍村。蔡华锋摄今年78岁的伍村村民梁燕森说,虽然叶挺独立团援助农运十多年后他才出生,但是从小就听说过独立团的威名,他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正是建立在叶挺等老一辈共产*人浴血奋战的基础上。04
“铁*”威名如何铸就?
素来主张“苦练出精兵”的叶挺,为独立团拟订了分队训练和干部训练计划,在短时期内训练出坚强的战斗力。当时,其他部队实行“三操两讲”,独立团则实行“三讲四操”,强化*治学习和*事训练。独立团纪律严明,当时的阅江楼门口,左有“*纪如铁”,右有“*令如山”的匾额。△叶挺独立团在肇庆期间的练兵场分布。蔡华锋摄△叶挺独立团练兵场地之一的南校场,现在是西江体育场,每天都有不少学生在训练、锻炼。蔡华锋摄叶挺常常身体力行,与战士们一起实战练兵,同吃同住,一起摸爬滚打,经常带领士兵深入鼎湖山、七星岩、南校场等地训练。饶卫华记忆中的叶挺,“练兵打靶亲自参加,在士兵中威信很高。”叶挺还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年2月,叶挺与夫人李秀文在肇庆结婚,婚礼在西江督办署内的原林虎别墅举行,婚礼上没有乐队,没有张灯结彩,酒席由团部伙夫自办,费用在叶挺工资中扣。△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保留着叶挺用过的砚台、笔筒等物品。肇庆市博物馆供图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受命出师北伐,成为广东最早踏上北伐征程的一支部队。在湖南安仁和渌田,独立团遇到了第一股敌人,成功地以一团之师击败了敌人的六团之众,取得了北伐的首战告捷。曾泰说,第一次北伐,叶挺独立团进*路线一路上打了不少胜战,例如在平江歼灭守敌共约余人,在中火埔曾以一个排的兵力生俘敌吴佩孚所部的一个整团。△叶挺独立团北伐事迹展示。蔡华锋摄在武昌战役中,叶挺独立团战士毫无畏惧,第一营战士们更是自告奋勇担任攻城敢死队,最终牺牲了多名官兵取得胜利。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为第四*赢得了“铁*”的荣誉。△叶剑英元帅的题词“北伐先锋”珍藏在阅江楼。蔡华锋摄卫戍武汉,平定叛乱,保卫中共五大顺利召开,独立团也在战斗中不断壮大,由一个团发展成五个团,培养了许多*事骨干,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广东秋收起义等,从东北的松花江打到海南的万泉河,南征北战八千里。可以说,叶挺独立团发展壮大的历程,浓缩了一部人民*队的峥嵘*史。叶挺独立团这支英勇善战,作风顽强,敢于打硬仗、恶战的英雄部队,离不开叶挺的卓越领导,周恩来赞扬叶挺将*“为新旧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正当叶挺把虑国忧民的情感泼洒在大江南北的抗日战场时,却于年4月8日乘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终年50岁。△绿树掩映、阳光照耀下的叶挺纪念馆。叶挺纪念馆供图05
毛泽东称呼他为“亲爱的叶挺同志”,有何深意?
叶挺一生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功勋卓著。惠州叶挺纪念馆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这位出生于年9月10日的农民子弟,自年在保定*校毕业后,踏上了寻求真理,投身革命的道路,年远赴莫斯科深造并加入了中共旅莫支部。△惠州叶挺纪念馆里的叶挺雕像底座,刻着毛泽东称赞他“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的题词。叶挺纪念馆供图从年加入中国共产*,到年写下第二封入*申请再次入*,叶挺经历10年流亡5年牢狱,遍尝挫折与艰辛,但仍初心不改。在纪念馆里,展示着一份特殊的复电,讲解员提到了一个细节:当时毛泽东同志心情激动反复修改复电,他最开始称呼叶挺为叶*长,后面改成同志,改为将*,最后改为了“亲爱的叶挺同志”,“他称呼叶挺为同志,就代表了*中央对叶挺的认可和欢迎。”△今年春节期间,到叶挺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叶挺纪念馆供图现在,叶挺故居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将*故里”(叶挺故乡秋长街道周田村)被评选为“惠阳八景”之一。年的春节,将*故里已成为惠州乃至广东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很多家长更是带着孩子在这趟红色文化之旅中,体悟革命精神,感受浩然正气。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吴相龙
出品
校易班学生工作站
—END—精彩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