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年味广宁像狮又像猫,经历几百年传承的舞山
TUhjnbcbe - 2021/5/20 19:09:00
点击上方“广宁乡情”免费订阅!

每逢喜庆节日

广宁城镇和广大农村都有

舞山狮的传统和习俗

栩栩如生的狮舞给人们

带来欢乐热闹的同时

也象征着狮舞这种传统文化植根于广宁大地的深厚基础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舞山狮

是流传在广宁北部的螺岗、北市、坑口、赤坑江屯、联和、葵洞等乡镇的一种原生态的民间传统体育技艺已有好几百年历史

山狮的狮头、体型较南狮小,直径为70厘米,高60厘米,没有胡子,没有下巴,形状酷似猫头,像狮又像猫,张开的大口上唇露两颗长牙,颇显猫的威颜,头长独角,又具有狮兽的特征,串有狮被(狮身)、狮尾。

山狮舞姿仿猫走步、猫洗面、猫噬脚等动作,因而广宁人又称它为“狮猫”、“大头狗”。

山狮狮头使用竹篾、布、纸等扎作而成。目前,广宁农村仍保持着传统的山狮制作工艺。

一个山狮队的行头包括山狮、锣鼓、旗帜、兵器等最简单的一队山狮至少由12—20人组成分为锣鼓队、舞狮队、掌旗、护卫等锣鼓队由七个人组成山狮表演时是由一人舞动狮头另一人舞动狮尾还有两人分别扮演猴王、大头佛

舞山狮有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套路

第一,它要求表演者双肘下缩,双脚屈膝,碎步行走。第二,舞山狮不仅是仿动物的表演,还增加了人物猴王(广宁人称三仔)、大头佛(广宁人称大头诺)的参与。第三,山狮不仅吃青,还吃鼓,但不采高青。舞山狮的锣鼓敲起来声音浑厚,疏密有序,轻重缓急,层次分明。锣鼓的套路分别有行路锣鼓、入屋拜年锣鼓、打狮锣鼓、功夫锣鼓等。表演方式有春节贺年、行走过桥、开盘表演等,也有单狮、群狮表演。每逢春节或喜庆的日子,村民们就舞动山狮助庆,山狮在锣鼓声中到主人家拜门,再进入厅堂拜祖先,拜茶台拜天地,贺拜完后退出宅屋,作行走过桥的表演,先拜桥头,探步上桥,伏步爬行,桥中探险,过桥后再回拜桥尾,这时山狮兴高采烈,眉飞色舞,似是庆幸平安走过一道危桥。山狮来到一平地,作开盘表演,山狮先拜天地,拜东南西北四方,抢鼓、吃青;吃青后山狮做伸懒腰、舔脚、睡觉、挠耳等动作,表现山狮安然悠闲的动作神态;山狮睡醒后漱口、洗脸,同时调皮的猴子戏弄山狮,忠厚的大头佛教训猴子,大头佛与猴王帮山狮挖耳,山狮睡醒后打四方台,三个相互嬉戏,最后拜天地、拜观众,由猴子、大头佛带山狮回家,表演宣告结束。目前广宁县有龙狮队四百多支其中山狮队有二百多支舞山狮它不仅是一项健身强体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还传承着一种地方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通过相互交流技艺能进一步增强村民之间的团结、和谐、互助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年广宁县“舞山狮”被肇庆市人民*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广宁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味广宁像狮又像猫,经历几百年传承的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