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古籍胜饮编一
TUhjnbcbe - 2021/5/12 14:35:00

踏青赏花

莫负韶华

胜饮编

著者像(源自网络)

郎廷极,字紫衡。初授江宁府同知,迁云南顺宁知府,有*声。累擢江西巡抚。江西多山,州县运粮盘兑,民间津贴夫船耗米五斗三升,载赋役全书,岁分给如法。户部初议驳减,总督范承勋以请,得如故。至是户部复议停给,并追前已给者,廷极累疏争之。寻兼理两江总督。五十一年,擢漕运总督。卒,谥温勤。(《清史稿》卷二七三)

胜饮编题辞

《胜饮编》者,予友北轩先生之所寄兴也。予两人交有年,如玄酒之味,淡而耐久,第知先生常节饮,而不知其得此中之胜情如此。昔曹参相齐,终日不事事,惟饮醇酒,民有清静宁一之颂。今先生适官其地,和平宁静之*,不让昔人,然彼饮而醉,此饮而胜,则又不必尽同也。

予羁迹燕台,贫且善病,日需良酝数升为导养之助,而垆头价贵,不可恒得。每朝退杜门,手把先生此编,倚窗玩读,恍如置我名山水间,衔杯酣适,觉一年四序中令节佳辰,无一虚度。先生之贻我厚矣,奚啻尊中百斛之赠而已哉!爰书数语以报之。长安贵游同予好者不乏其人,曷急付之剞劂,以广先生之惠,何如?庚辰(年)上已日,海昌同学弟查昇书于燕邸静学斋。

胜饮编序

古来豪于饮而以著述传者,刘伯伦《酒德颂》、王无功《醉乡记》是己,至阮籍、陶潜辈,吟咏间作,亦往往寓之于酒,若天下事举可遗弃,惟此杯中物有不能须臾舍者。于是旷达之流,竞相则傚,或至视为美谈。然以余观之,此数子者,要皆有托而逃,非真荒耽于是也。嘅自《酒诰》不作,有维俗之志者,莫若顺人之性而节其过差,斯善已。

大中丞北轩先生,*事馀闲,雅耽撰述。曩官东莱时,偶辑酒史十八卷,名之曰《胜饮编》,暇日示余,披览循环,陶陶然如坐我于太和之室也。先生教令神明,世以拟之顾建康,至与人交,又如公瑾醇醪,不觉自醉,古所谓孔嘉令仪者,喜当吾世见之。兹编援引博而选择精,区分类别,体例简严,间采今昔名流及自撰秀句以相证佐,其用意归于导和遏流,不欲人之溺情欢伯,思深哉!盖卫武宾筵之遗旨也。

先生量止三蕉,蓄常百斛,不饮而乐观人饮,往往与客同其醉醒。若余与先生游,时接文字之饮,不识兹编中将置我于何等耶?己丑(年)清和月,关西杨颙拜题。

胜饮编题辞

饮酒之法,见于《周官》《戴记》者,皆礼饮也。自酒史申百罚之令,滑稽有一石之言,而腾觥飞爵之*兴焉。晋世七贤、八达之徒,流为豪荡,至效为囚饮、鼈饮,滥觞已甚。于是反之者或以为岩墙,或以为祸海,酒几不可近,仆谓两者均失之。

大中丞北轩先生,性不嗜饮而乐观人饮,且虑饮者之过差也,置醴之馀,博征往事,分晰门类,都为一书,凡有合于酒与佐于酒、乐于酒者无不录,而沉湎濡溺之过,亦毕书之以示戒,名曰《胜饮编》,使天下视古人为监史,奉先生于宾筵,必有得于此中妙理,斯可为胜矣!

昔曹继善之《觥律》、赵与时之《觞*》、何剡之《酒尔雅》、刘炫之《酒孝经》,其书看传有不传。若《北山酒经》《醉乡日月》,直堪覆瓿耳,岂如斯编采资不漏,取旨最深,既无减于胜情,仍不乖夫名教。先生和平中正之德,涵育海内,读是书者,岂徒视为几谨之训哉!庚寅(年)四月,浙西查嗣瑮书。

自序

从来达士,栖寓醉乡,亦有名贤,眷怀欢伯,所谓天之美禄,何妨我以久要。然而沈湎贻讥,荒耽致诫。光阴几许,奚堪犯卯过申;人事纷拏,岂得枕糟藉麯?即使醒来千日,兴会何存;果其了却一生,沉埋可惜。空有祛愁之号,绝无治疾之征。若夫壑谷长宵,屋褌独处,灌将*之便气,一座皆惊;谢长史之同尘,三驺太亵。遂令狂花病叶,咎作俑于仪康;软脚扶头,惩滥觞于刘阮。于云甚矣,盍少休乎!

余量可三蕉,蓄常百斛。当春秋之好景,不废开樽;引申白之嘉宾,尝为置醴。不善饮而爱观人饮,第陶情而毋取纵情。爰录是编,无异把杯在手;以贻吾友,即如折柬相招矣。北轩主人书。

目录

胜饮编总目

卷一

良时

卷二

胜地

卷三

名人

卷四

韵事

卷五

德量

卷六

功效

卷七

著撰

卷八

*令

卷九

制造

卷十

出产

卷十一

名号

卷十二

器具

卷十三

箴规

卷十四

疵累

卷十五

雅言

卷十六

杂记

卷十七

正喻

卷十八

借喻

正文

胜饮编卷一

广宁郎廷极北轩辑

●良时

娱心景物,慰眼风光,合终岁而计之,寥寥无几,假非欢伯,何物堪酬?第须吾侪兴会适与感触尔。次良时第一。

元旦饮椒柏酒。庾信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清雪居士陶□人日与友人索饮诗:一年今日独称人,辛苦艰难六尺身。贴燕粘鸡姑阁置,可馀椒酒赏灵辰。

《上元纪事》:十三日为上灯宴,十八日为落灯宴,此数日间,家家多有宴会。唐人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盖春气方舒,又值岁丰人乐,银花照室,火树联街,固升平第一景象也。

《天宝遗事》:长安士女,春时斗花,以奇多者为胜,皆以千金市花,植于庭,为探春之宴。退之诗:直把春价酒,都将命乞花。又清雪居士诗:看花那计日,得酒且浇春。

北轩主人《花朝戏以酒酬花》词:花朝庭榭自穠华,祝酒还浇几玉漥。但愿花开长有酒,莫教酒熟便无花。

祝枝山书寒食前后:踏青郊外,藉草觞花,真春游乐事。

春、秋二社同。杜诗“南翁巴曲醉”注:晋隐者南翁,社日至众会上,愿听巴歌,乞一日醉。

《天宝遗事》:长安贵游子弟,每春时游宴诸名园,载以油幕,遇雨,即以覆之,尽欢而归。

梅、牡丹、芍药、荷、桂、菊及诸异种花。李义山诗: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耽眠日己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不拘何种花。岑嘉州诗: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又唐人诗:不向花前醉,花应解笑人。《开元遗事》:学士许慎选,春日与亲友宴花圃中,不张幄设坐,但使童仆聚落花座下,曰:吾自有花裀。

《月令广义》:古时上巳,皆谓三月初第一巳日,魏以后但用三日,不复用巳,然仍沿上巳之名。《阅耕馀录》:上巳褉饮,肇自古昔,采兰祓除,尤称佳事,不知废自何时,迄今遂莫之举也。余家水乡胜地,不乏愿约一二同好,及此风日清美,驾言出游,临绿波,藉碧草,览芳物,听嘤鸣,娱情觞咏之中,寄想烟霞之外,便觉兰亭诸贤,去人不远。

《世说补》:戴颙春日常携双柑斗酒,往听*鹂声,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白居易诗: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秦观诗:郊原春鸟鸣,来此动豪酌。倪瓒诗:酒温莺语烦三请,葚熟蚕筐已四眠。

牧之诗: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北轩主人诗:莺啼树里迷浓绿,蝶舞樽前映嫩*。

五日,饮菖蒲酒,席间多设黍粽。放翁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琐言》:乐天诗: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水嬉之乐,莫踰于此。尔时挈伴携樽,正无拘招局也。

《开元遗事》:长安富人每至暑伏,各于林亭内植画栋,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召名姝,转相邀请为避暑会。北轩主人曰:袁绍河朔之会,《典论》言其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反不若此雅韵矣。

《语林》:陆机在洛,夏月忽思东头竹篠饮,语刘实曰:吾乡思转深矣。清雪居士诗:占竹预期逃暑饮,爱莲尝作泛湖游。

北轩主人曰:亢暘之际,骤得甘澍,见中庭卉木蔚然菁葱,便知农畴亦复如是。或遇暑天*热,一雨生凉,是皆宜以酒贺。

《玉烛宝典》:洛阳人家,七夕使蜘蛛结万字,装同心脍,造明星酒。姚叔祥书:霞驾渡河,清飙扇席,瓜果之筵,莫谓儿女事也。

乐天诗: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

《北轩笔记》:丝柳垂堤,钿萍贴水,宜乎春;掠波翠翦,迎悼红衣,宜乎夏;雁屿云飞,鸥汀月朗,宜乎秋:观水之乐,此三时为最矣。

陈仲醇曰:是日即天阴无月,亦宜设酌以待。《石林诗话》:晏元献守南都,值中秋阴晦,佥判王琪函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高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喜,即治具召客,至夜分,月果出,乐饮达旦。

东坡与李公择书:秋色佳哉,想有以为乐。人生惟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景,无如此节。清雪居士曰:一年嘉序,惟上巳、重阳,寒暖适宜,风光最胜,昔人所以有展上巳、展重阳也。杜诗: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北轩主人诗:玉醅浓似酪,丹叶粲如花。又《北轩诗话》:新绿红叶,古来雅集无传,予筮仕江宁郡司马,地胜官闲,每遇斯时景,即偕一二知己,寻眺郊原,流连觞咏,迄今二十馀年。鸡笼山畔,桃叶渡边,追忆旧游,宛然在目,而酬唱之作,己什无一存矣!

不拘何时。李白诗: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又李绅诗:醉筵多向月中开。

《霏雪录》:王仁裕冬寒时,拥篲扫径,迎客饮酒,谓之暖寒会。乐天诗: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筵。李君实曰:仲冬之月,甜薰炽炭,处乎帷中,山茶蜡梅,聊资瓶玩,得深堂邃阁,团坐而谋欢适,不妨稍入夜。

清雪居士曰:赏雪宜泛湖,宜登山,宜野亭、僧阁,不尔,如*家姬所云: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儿酒。亦自不恶。

杜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是,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胜饮编卷一谭莹玉生覆校——

胜饮编卷二

广宁郎廷极北轩辑

●胜地

柏梁之会在朝,曲江之游登第,遭遇良不易,且亦非酒场也。悲惨至易水、新亭,又将掉臂去之。若乃一时良聚,千古美谈,樽俎风流,实所欣慕,次胜地第二。

《一统志》:河南获嘉县有七贤乡,相传即嵇、阮诸人竹林游宴处。北轩主人曰:竹林七贤,惟刘伯伦乃神于酒者,其次当推二阮,若嵇、向,便不可以酒人目之,山、王更无论矣。

兰亭褉会,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辈凡四十一人,各赋诗,羊、刘等诗不成,罚酒。朱竹垞上巳宴集诗:我若当年居末坐,便应罚酒似羊刘。

王勃作序事。

汉太傅疏广与兄子少傅受事。

石崇别业,在河阳。崇与潘岳辈为二十四友,尝饮宴园中,赋诗,诗不成者罚酒三斗。钱牧斋诗:酒依金谷数,诗拟丽人行。

《梁书》:何逊为扬州法曹,官廨东有梅花一株,尝赋诗其下。后居洛,思之不置,因请再任。至日,花适盛开,即日延诸名士于东阁醉赏之。

《北轩笔记》:顾长康画清夜游西园图,则邺中诸子也。李伯时画西园雅集图,则东坡、元章诸子也。

袁绍事,入“疵累”。

《陶渊明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渊明,探其往庐山,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既至,便共欣然饮酌。俄顷弘来,亦无忤也。

渊明事。

在大名府城西旧府治。韩魏公留守时,重九日宴诸监司于后圃,有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花晚节香。其后代者谓公能全晚节,遂以“晚香”名其亭。

《史记》:高渐离与荆轲善,尝饮燕市中,酒酣,渐离击筑,轲和而歌。

山简事,入“疵累”。

《唐诗纪事》:白乐天以刑部尚书致仕,集年高七旬以上者饮于履道宅,为九老会。时游香山之龙门寺,各有歌诗,僧如满亦其一也。时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虽在会而不及列。

《霏雪录》: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京,值富韩公致仕,慕乐天香山之会,乃集洛中年德高者为耆英会,就资圣院建耆英堂,命闽人郑奂图像堂中,共一十二人。时司马温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之,用香山狄兼谟故事,请温公入会。

在徐州。东坡知州事时建,落成之日,适故人王鞏造访,乘月觞之楼上,谓鞏曰:李白死后,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杭州西湖,至唐始著。乐天、东坡游宴诗,多不胜记。宋末,周公谨邀赵子固放舟湖上,饮酣,子固脱帽,以酒晞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薄暮,入西泠,掠孤山,舣茂树间,指林木最幽处,瞋目绝叫曰:此是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邻舟数十皆惊叹,以为真谪仙人。

《世说补》:钱文僖惟演守西都,谢绛、欧阳修俱在幕下。一日游嵩山,自颍阳归,将暮,抵龙门,雪作,忽于烟霭中有车马渡伊水来,既至,则文僖。遣厨传歌妓,传语曰:山行良佳,少留龙门赏雪,无遽归也。其高旷爱才如此。

《世说》:羊太傅镇襄阳,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邹湛曰:自有字宙,便有此山。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吾*魄犹应登此。

《晋书》:庾亮镇武昌时,佐吏殷浩辈乘月登南楼,俄而亮至,将避之,亮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因据胡床,与浩辈酣咏达旦。

在今归德府城东,一名梁苑,或云即兔园。梁孝王集诸游士于此,尝于忘忧馆设宴,便枚乘赋柳,路侨如赋鹤,公孙诡赋文鹿,邹阳赋酒,公孙乘赋月,羊胜赋屏风。韩安国赋几,不成,邹阳代之,因罚酒。枚乘诸人各赐绢五匹。

李白诗序:尚书郎张谓出使夏口,牧宰觞于江城南湖,方夜,水月如练,清光可掇。张公殊有胜概,四望超然,乃顾白曰: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景,寂寞无闻,请为我标以佳名,俾传不朽。白因举酒酌水,号之曰郎官湖,亦郑圃之有仆射陂也。

在湖广彝陵。欧阳公曾知是州,堂下红梨花盛开,公常造饮焉。以有“绛雪樽前舞”句,因名。

北轩主人曰:欧阳文忠知滁州,明不及察,宽不至纵,吏民安之,郡以大治。自号醉翁,特其寓托,真“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欧阳公知扬州时建。上据蜀冈,下临江,壮丽为淮南第一。夏月,公每携客堂中,遣人走邵伯折荷花百朵,插四座,命妓以花传客饮酒,往往载月而归。堂左右竹树参天,坐者忘暑。

《世说》:孟嘉为桓温参*,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风吹嘉帽落,不觉,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请笔作答,了不经思,文辞超卓,四座叹服。

在今江宁府覆舟山南。汉、唐上巳重阳俱于此褉饮,亦称乐游园。

《唐诗纪事》:王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塾,在辋川谷口,有竹洲花坞,日与裴秀才迪浮舟赋诗。斋中惟茶铛、酒臼、经案、绳床而已。

李白游任城,时贺知章为令,觞白于此。任城即今之济宁也。

在颍州,欧阳永叔建。东坡尝于雪夜宴客堂中,忽忆欧公守颍日雪中约客赋禁体诗,叹曰:四十年无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而公之二子又适在郡,亦奇事也。因举前令,各赋一篇,以为汝南故事。

东坡与客泛舟游此。又东坡生日,置酒赤壁下,酒酣,笛声起岸上,使人问之,乃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鹤南飞》曲以献。奏曲嘹唳,有穿云裂石之声。

在无为州城上。米元章曾知是州,秋日登楼宴集,见田禾青青可爱,问之,老农曰:稻孙也。稻已获,得雨复抽馀穗,因喜而名其楼。

李白有《春夜宴桃李园序》。

在扬州府城西,宋守吕公著建。值中秋落成,宴客其上。秦观以举子入谒,吕素闻其才,请即席题句。秦诗末云:二十四桥人望处,台星已在广寒宫。一座叹赏。

《南部新书》: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张叔明、陶沔隐于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在徐州。项羽尝戏马于此,因名。谢灵运、谢瞻并有《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曹丕《与吴质书》:泛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忆昔南皮之游,不可忘也。

在今江宁府城东南。谢安思会稽东山,于城东筑土以拟之,一名土山,营立楼馆,植林木甚盛。每携中外子姓往来游集,肴馔日费百金。

少陵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事。

《松江府志》:顾阿瑛少轻财结客,豪宕自许。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日宴客赋诗其中。若河东张翥、会稽杨维祯、天台柯九思、方外张伯雨辈,皆乐与之游。其园亭图史及饩馆声伎,并甲一时。

嵇、阮辈多醉此。

在池州府秀山门外。杜牧之诗“借间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

——胜饮编卷二谭莹玉生覆校——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籍胜饮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