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天学年史middot
TUhjnbcbe - 2021/4/14 16:42:00
红色记忆:*史中的

1月1日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国民*改组问题。陈独秀、瞿秋白和鲍罗廷等人出席了会议。鲍罗廷在会上作了报告;陈独秀报告了自中共三大以来国共合作进展情况。会议通过以下决议:(1)中共中央和青年团中央联席会议在听取了鲍罗廷同志和陈独秀同志关于国民*改组工作的报告后,认为工作进行得正确;(2)共产*员在加入国民*以后应该反对老国民*人对国民革命运动的错误理解;(3)共产*员不应该在各种委员会中谋求职位;(4)关于宣言问题,全体共产*员代表应当捍卫它的所有条款。在组织问题上,不应用章程来束缚代表。在各省,必须选举左派作为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

18日 出席国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共产**团召开会议,讨论对国民*代表大会的态度和在该*中的工作方针。鲍罗廷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20日-30日 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名共产*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中央执行委员会。接着又改组国民*中央*部,共产*人担任了国民*中央组织部和农民部的部长,工人部实际上也由共产*员领导。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员和国民*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部。这样,国民*就由资产阶级性的**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大会讨论《中国国民*章程》时,广州代表、国民*右派分子方瑞麟等反对共产*员“跨*”,主张《章程》中增加一条“本**员不得加入他*”。李大钊当即发言驳斥,严正指出:“我等之加入本*,是为有所贡献于本*以贡献于国民革命的事业而来的,断乎不是为取巧讨便宜、借国民*的名义作共产*的运动而来的”,“我们来参加本*而兼跨固有的*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李大钊的声明举起孙中山联共*策的旗帜,严正地表明共产*员参加国民*的原则立场。他的发言得到廖仲恺等大多数代表的支持,大会否决了右派的提案。

2月7日 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在北京秘密召开,会上正式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

中国共产*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同志们在国民*工作及态度决议案》。决议说:共产*人对国民*中的“极腐败的分子,亦宜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须努力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决议中关于共产*对待国民*右派的态度,实际上是主张调和、退让;关于共产*的活动,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这些主张,助长了*的工作中右的偏差的发展。月底,李大钊从广州回到北京,担任国民*北方地区的领导工作。

5月5日 设立在*埔的国民*陆**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开始入学。6月16日,*埔*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兼任*校总理,廖仲恺任校*代表,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人先后在该校担任*治领导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国共产*还从各地选派*团员和革命青年到*校学习,其中许多人成为*校的骨干。*埔*校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帮助孙中山建立的训练革命*官的学校,为革命*队培养了大批*官。

10日-15日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肯定了国共合作五个月以来的成绩,指出了国共合作实现以后共产*内出现的右倾偏向,认为“只有发动工人参加斗争,防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民族解放才能彻底”。这次中央扩大会议提出共产*员在国民*内外的复杂环境中,要认识巩固*的重要性。会议强调要坚持国民*一大宣言中的革命*纲,以这个*纲作为标准来正确对待国民*左右派之间的斗争,以经常地普遍地宣传和实行这个*纲来扩大国民*组织,加强左派,削弱右派,并批评前一段工作中对两派采取调和*策的错误。会议提出共产*自身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产业工人中大力发展共产*的组织,批评前一段“没有十分努力去吸收工人”的错误,并制定了加强*的工作的具体措施。会议指出,产业工人是共产*的阶级基础,建立和扩大工会的组织,发展劳动运动,是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会议还按照不同情况,对在工会运动方面如何帮助国民*作出一些具体规定。会议根据同国民*右派争夺工人运动领导权的复杂情况,适当调整了*的工会活动和产业工人加入国民*的*策,使*在开展独立活动时不致受过分的束缚,能够保持有灵活机动的余地。

6月17日-7月8日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出席了大会。大会强调了殖民地国家的统一战线问题,指出在同上层谈判时,共产*必须保持彻底而绝对的独立性。大会批判了统一战线工作中“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倾向。李大钊在讨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时作了发言,介绍了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活动以及中国民族运动的发展情况。

7月3日 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在共产*人的主持下,广州农讲所至年12月连续举办了五届,彭湃、阮啸仙、罗绮园、谭植棠分别担任各届农讲所主任,为广东及附近省区共训练了农运骨干四百五十多人。

15日 广州沙面数千工人举行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不准中国人自由出入租界”的“新警律”。罢工坚持一个多月,取得胜利。广州工人乘胜组织工团*。

8月 广东农民运动有了发展,开始组织农民自卫*。

9月10日 中国共产*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号召反对帝国主义,推翻直系*阀的统治。

10月 在中国共产*和工农群众的推动下,孙中山依靠*埔*校学生,联合工农武装和其他*队,镇压了英国买办陈廉伯率领的商团的反革命叛乱,给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以有力的打击,使广东革命局势转危为安。

23日 冯玉祥发动北京*变,囚禁曹锟,推翻曹锟、吴佩孚控制的北京*府,皖系*阀段祺瑞任临时执*。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同情广东革命*府,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统一大业。

11月10日,孙中山在中国共产*的支持下决定北上,争取国家的和平统一,并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主张。

19日 中国共产*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努力促进国民会议的召开。到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国民会议运动。这样,“二七惨案”以后处于低落状态的群众运动又开始复兴,预示着大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

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在取得孙中山同意后,从*埔*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部分*团员担任骨干,组建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广东区委还从各地调来一批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充当队员。这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

12月7日 中共中央、青年团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联席会上,决定成立“常设性”、“享有全权”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李大钊任书记、谭平山为副书记。北方局负责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内蒙、满洲等地*的工作。年初即撤销。

12日 广东省广宁农会在彭湃和周其鉴的领导下,发动农民开展减租运动,遭到地主武装的破坏。广东革命*府派铁甲车队前往广宁支持农民的减租斗争,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史海拾贝:在红土高原磨砺的红岩英烈

红岩英烈刘国鋕是小说《红岩》中优秀共产*员刘思扬的原型,曾在云南战斗、磨砺。红土高原上留下了他斑斓的革命史迹。

舍优渥生活赴云南办学

刘国鋕,年农历二月二十九出生在四川省泸县一个名门望族,其父刘笃初曾担任四川省泸州济和发电厂董事长。刘国鋕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中落。他亲身体验到封建地主对下层劳苦大众的剥削,世间贫富悬殊的不公,从而产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年,刘国鋕考入成都建国中学,当地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点燃了他的爱国热情。在校期间,他阅读了云南人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以及《思想方法论》等大量启蒙读物,树立了寻求真理、改造社会的信念。年高中毕业后,刘国鋕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经济学系,后因病休学一年。

年,西南联大在四川叙永设立分校。刘国鋕病愈后,就近到叙永分校学习。年,他随分校迁到昆明西南联大本校。在西南联大求学是刘国鋕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他参加了学校很有影响力的“冬青”壁报社的活动,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加入中国共产*。

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号召革命青年到抗日敌后、到广大农村发动民众,中共云南省工委及中共西南联大支部积极响应。此时,地处滇东北的陆良县县长、中共秘密*员熊从周一边在当地开展抗日民主活动,一边派人到西南联大寻找进步教师到陆良办学。中共云南省工委及中共西南联大支部获知消息后,认为在陆良建立*的据点十分必要,经过慎重考虑和权衡,决定派刘国鋕到陆良工作。

当时刘国鋕正面临大学毕业,他的亲戚、国民*府经济部部长刘航琛在资源委员会早为他谋得职位,但刘国鋕却告知家人要到贫瘠落后的陆良县做教育工作,令亲友震惊不已。他们认为刘国鋕不到*府机关享受高薪厚禄,却跑到“不毛之地”当教书匠,简直不可思议,便用亲情相劝。但刘国鋕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到陆良开展工作。

刘国鋕到陆良县后,熊从周对他甚为器重。兼任陆良县中校长的熊从周委任刘国鋕为县中教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权。其间,刘国鋕陆续安排了组织上派来的进步青年到校任教,如他的侄子刘以治及吴子见(《红岩》人物华为原型之一)等。不久,陆良中学除个别老教师及总务人员外,教职工大都是来自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的地下*员或进步青年。就这样,陆良中学成为了*的工作据点。

熊从周对刘国鋕十分关心,遇校内重大事情都找他交谈,听取意见。有时他还到刘国鋕宿舍与之促膝谈心,进行启发教育。他还经常出席由刘国鋕等举办的学校周会和各种纪念会,每次到会都要发表讲话。

在熊从周的支持下,刘国鋕带领同志们一道辛勤工作,仅一个学期就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学校民主氛围浓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都愿意将子女送到陆良中学上学,有的甚至把原在昆明读书的子女转回陆良中学就读。

到重庆开展革命工作

当时,抗日形势严竣,国民**节节败退,日*直逼黔滇,贵州独山危急。为抵抗日*侵略,刘国鋕带领陆良中学师生着手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准备工作。

一是在学生中进行抗日爱国思想宣传和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办壁报、唱革命歌曲、读革命书籍、举办文艺晚会,并把学生中的进步分子组成秘密读书小组。二是选择邻县路南县彝族聚居的圭山地区作为据点开展工作。通过与少数民族上层有关系的学生联系,以熊从周的名义前往圭山进行实地调查并发动群众,随后进行具体部署及准备枪支弹药等。不久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部署虽未及实施,但刘国鋕等进行的工作为该地区以后的反蒋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熊从周、刘国鋕等在陆良的活动引起了刚成立不久的国民*县*部的注意,县*部人员向省*府密告县长熊从周掩护刘国鋕等“赤共”图谋不轨。驻陆良的国民*第八**长李弥随即下令逮捕刘国鋕等人。*组织获悉情况后经请示南方局,决定调刘国鋕到重庆工作。

年11月,刘国鋕与熊从周分别。仅隔八个月,即年7月14日,熊从周被国民*特务*害致死。

刘国鋕到重庆后,利用其五哥刘国錤任川康银行重庆办事处主任且系国民*四川省建设厅厅长何北衡女婿的关系,以《商务日报》记者等职业作掩护,积极进行*的工作。*组织鉴于他曾在西南联大及陆良的诸多工作中历经磨炼、担当重任,故任命他担任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此外,他主动担负起重庆地下*秘密宣传小报《挺进报》的部分发行工作,资助彭咏梧、江竹筠离渝前往川东乡下开展工作等。

狱中经受诱惑与酷刑考验

年6月下旬,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支部负责人李公朴、闻一多等连续举办三次招待会,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提出的建立联合*府与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号召反内战、争民主,得到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但是蒋介石一意孤行,下令屠杀手无寸铁的爱国民主人士。

7月11日晚,李公朴携夫人返家途中,在昆明大兴坡小巷内遭国民*特务暗杀。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将生死置之度外,拍案而起:“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手?”“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下午5点,闻一多返家途中,在昆明西仓坡西南联大教师宿舍附近遭到特务暗杀,身中数弹,当即殉难。

两位爱国民主人士先后被暗杀的消息传遍全国后,各地掀起了声讨国民*反动派血腥罪行的斗争浪潮。刘国鋕以西南联大留渝校友会、陪都青年联谊会的名义,呼吁声援,组成李、闻血案后援会,揭露和抗议国民*特务的暴行。他还于8月20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略论闻一多先生》,表达对闻一多的敬仰和追思。

文章写道:“有人以为由于当局空前的贪污腐化,倒行逆施引起了他的憎恨……有人以为国内外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指明了解放的途径,并把闻先生卷进了阵营。一句话,现实环境的改变,转变了闻先生。”“然而环境绝不是一切呵!战时教授们的遭遇差不多都和闻先生相似,可是有几个变成了像闻先生这样坚强的民主战士?”刘国鋕在文末大声疾呼:“为了中国的革命,闻先生付出了生命……全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呵!闻先生的道路应当就是我们的道路,联合起来,沿着闻先生的道路前进。”

年4月19日,刘国鋕不幸被捕,先后被囚禁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国民*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对刘国鋕出身富贵之家却跟着共产*闹革命大惑不解,企图劝说使其改变*治立场。徐远举亲自审问刘国鋕:“你这样的家庭有钱又有地位,你要为自己的一生着想,为自己的幸福着想。只要你签字脱离共产*,我就释放你。”刘国鋕昂然回答:“要我脱离共产*,办不到。中国革命一定成功,我愿为人民牺牲自己。”此后,刘国鋕在敌人的酷刑、诱惑面前,经受住了考验。

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特务对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监狱的革命志士进行了大屠杀。11月27日,年仅28岁的刘国鋕被杀害。

刘国鋕被押上刑场前,慷慨激昂地说:“与其跪着求生,宁愿站着倒在黎明前的枪口下。”

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誓言:“我们——没有玷污*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

每日金句“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毛泽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学年史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