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阔的通村道路、规范整齐的沿街商铺、红绿相间的风景苗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清澈见底的沟渠水塘……行走在三茅街道各个村落,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景象扑面而来。
三茅街道地处扬中主城,西部毗邻新坝镇,东南与经开区接壤,北隔长江主航道与泰州市高港区相望,区域面积77.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村和17个社区,户籍人口11.5万人,面积和人口均占扬中的三分之一左右。
多年来,三茅街道综合实力持续位居镇江市“第一梯队”,是镇江财*收入“十强乡镇”之一,在镇江“率先发展,争先创优”城市发展考核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街道”“江苏省创业型街道”“镇江市先进基层*组织”等荣誉称号。
当前,街道上下正以“桥头堡”“急先锋”的实干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城市经济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基础夯实、民生福祉增进作为主攻方向,多领域、深层次推进产业转型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的打造,让宜居宜业宜游的“锦绣三茅”深动局面,在小岛跃然绽放。
厚植“经济强”优势刷新全面小康新高度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今年以来,三茅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府“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战略部署,全力以赴抓开工、保进度、促投产,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扬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之一——世纪金源广场项目,整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建筑面积超4.5万平米的丽笙大酒店项目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绿化、消防设施建设;全市首个装配式建筑试点工程——恒大养生谷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铝板幕墙的安装……虽值寒冬,走进三茅街道各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紧张快干的火热景象。
今年,围绕“产业强市、实干兴市”总要求,三茅街道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集聚了量子云、石贝车联网、好未来教育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在新基建、精密制造、5G等新领域,街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主动联系项目资源,密切跟进新松智能教育、长城计算机、上海工具厂热处理生产基地等项目,力争在招优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三茅街道坚持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加快城市经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支持香江科技、鼎圣集团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推动时代广场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质效。
营商环境被称为招商引资的“后半篇文章”,在招商工作中,三茅街道始终秉承“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理念,通过产业基金引导、金融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多种形式,为项目提供公开、透明、有效的全生态服务链,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同时,坚决落实减税降费和“一企一策”等系列惠企*策,在土地、融资、用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入驻企业更大的支持、倾斜和优惠,全力推动项目快动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提升“百姓富”含量彰显全面小康新温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委*府的奋斗目标。多年来,三茅街道始终以“百姓富”为根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各个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为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近日,兴阳村永乐圩热闹非凡,借着成功获评第四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东风,该村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扬朝”粉丝品牌的打造和“渔民文则化”休闲体验开发,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友好村以“生态引领+全域旅游”为切入口,走“村旅融合”的新路,使得村容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持续增加,并于今年成功入选为江苏省传统村落。
村企联建以来,三茅街道引导并鼓励各村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与目标企业精准对接,吸引企业下乡“联姻”,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三茅街道共推进“万企联万村”项目28个,广泛涉及互联共建、产业引领、基础联建、人才共育等各个方面,联办活动30余场。通过双向交流联建机制,走出了抓*建、促发展、助振兴的独特路径,形成了联动互惠、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
让“银发族”过上幸福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三茅街道牢固树立“健康中国”理念,切实解决了包括养老在内的一系列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区域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扩面征缴;落实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扶持*策,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完善养老综合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街道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性做法,依托“道德讲堂”“理论宣讲”“阳光阅读”等活动,把文化教育融入到生活场景、传播到街巷楼道;常态化开展“最美三茅人”“文明家庭标兵户”等文明创建活动,传播道德故事,凝聚道德力量;围绕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民俗展演、灯谜竞猜等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造“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宜居新貌。
铺陈“环境美”底色延伸全面小康新力度灰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曲折蜿蜒的小道干净整洁,路边的花草点缀着玫红色的小花朵,村头的小桥流水在周边粉墙黛瓦和碧绿麦田的相映下,美不可言……这不是风景名胜、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三茅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三茅街道突出“*建+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支部引领、*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坚持全民齐动员、干群齐上阵。街道*委书记包抓街道整治工作,村(社区)*支部书记包抓村(社区),村(社区)网格员包抓网格责任区,倒逼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村(社区)*支部、*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小组引领作用,动员村级各类组织,*员包联到户,人人参与,压实责任。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在现有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由*员中心户带头,村民组长带队,*员、干部参与的环境整治工作组,实行分组包干,通过推行“1+10+”群众工作机制,实现由“群众看着*员干”向“*员群众一块干”的转变,强力推进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全领域整治。截至目前,街道共清淤河道条,清淤土方1.44万方,清理农村陈年垃圾吨。
围绕“四清一治一改”要求,三茅街道切实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先后编印、发放《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6万余份,推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