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
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大力指导下,肇庆市各级司法行*机关坚持*治引领、*建先行,全面推开“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坚持服务大局,做好法治保障,切实履行维护国家*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全市司法行*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从2月7日起,“肇庆司法”
“十三五”期间,广宁县司法局以*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三大攻坚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司法行*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工作情况
一、统筹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服务法治广宁建设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全县法治工作的职能作用,机构改革后,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细则,压实各单位依法治县工作职责。巩固提升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活动,全县各镇均完成省级法治创建,全县99%村(社区)完成省级法治创建。建成1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1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1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宁县城市中心广场),广宁县司法局获“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打造新媒体普法特色品牌,以“小叽说法”动漫普法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的创新经验得到了国家、省、市、县的充分肯定,“小叽说法”动漫普法获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宣传教育示范项目;“小叽说法”动漫普法品牌获评-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组织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教育、宪法宣传教育、普法讲师团“法律六进”活动、创文法治宣传等各类普法活动场(次),群众参与人数16.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9万份。
二、完善重大行*决策机制,服务法治*府建设
制定《广宁县人民*府重大行*决策程序》《广宁县人民*府重大行*决策风险评估》重大行*决策配套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县*府重大行*决策程序。坚持县*府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和公平竞争审查原则,落实*策解读制度。印发《广宁县行*机关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规则》,所有规范性文件都严格落实“三统一”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涉及环境保护、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民融合发展以及涉及机构改革和证明事项兜底条款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制定《广宁县*府常年法律顾问考核管理办法》,健全法律顾问备案制度。制定《年广宁县推动*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确保创建成为珠三角法治*府示范区工作任务分工》《广宁县*府合同管理办法》等文件,推进法治*府建设。
三、坚持依法行*,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行*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广宁县重大行*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广宁县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广宁县行*执法公示办法(试行)》“三项制度”。落实重大行*处罚案件审查制度,对县林业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提交的85宗重大行*处罚案卷进行备案审查。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工作,及时纠正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行*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考试6期,共人(次)参加考试。依法推进行*复议和行*应诉工作,以县*府、镇*府和县直部门作为被告的,均有负责人出庭参加应诉。
四、夯实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充分发挥县社区矫正中心功能作用,实施“五个一”教育矫治模式。开展重点社区矫正对象排查,将涉枪、*、*及有精神障碍类型的社区矫正对象列入重点人员管理。对违反监管规定人员依法提请收监执行,并作为反面案例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做好全国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现场展示工作,我局的集中教育活动展示被省厅、市局领导点名表扬。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四会监狱、广东省第二强制戒*所实地进行“震撼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观念和认罪服管的意识。
五、坚持为民宗旨,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提升
着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公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人民调解室示范点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教育“四个全覆盖”。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全市率先落实“以案定补”制度,完成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为全县各镇(街)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全市率先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德叔调解室”,被省厅、市局广泛宣传。年以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率98.3%。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全市率先推进法律顾问开展扫黑除恶及以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专题宣讲活动。组织律师对挂点村(社区)现有村规民约进行“法律体检”工作,被省厅、市局以简报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总件数件,服务对象达到12.6万多人次。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统筹整合资源,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经济困难申报制”,实现法律援助申请证明材料“0”递交。在全市率先建立“两库一网”保障制度,率先实现法援案件阅卷电子化,工作经验被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