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里援疆支教一片情教书育人
——记广东省肇庆市援疆女教师蒋碧珍
石伯祥
蒋碧珍,广东省广宁县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老师,于年秋季学期开始,她以饱满的*治热情和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广东省援疆支教的行列,八个多月来,她安心支教工作,精心备课上课,悉心教书育人,获得了领导的肯定,同事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
援疆支教义不容辞
蒋碧珍是一位60后老师,而且还是一位单亲妈妈,女儿正在读高中,面临高考,极需母亲在身边照顾和指导学习的时候。但是,蒋老师心理明白,援疆支教是省*府、省教育厅对口扶贫*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口支援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带动和培训当地教师,帮助当地学校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蒋老师把自己准备援疆支教的想法与女儿沟通之后,得到了女儿的理解和支持。她把女儿安排到一所寄宿学校之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并如愿以偿获得批准。年8月,经过五千多公里的漫长旅程,她和支教同伴们到达了*图木舒克市,她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学。八个多月来,她领略了图木舒克的漫天风沙,见识了高原零下10多度的严寒,也领略了这里灿烂的樱花盛开……这正像她的支教生活,有苦,但更有乐。她与当地老师融成一体,她走遍大街小巷,她熟悉菜场店铺,她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乐观的她,总是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艰苦,饮食差异、缺水、停水、以及干旱的天气,她都习以为常。当然,蒋老师也有惆怅的时候,毕竟她不是圣人,她是一位母亲,一位单亲妈妈,女儿唯一的依赖……现如今母女相隔五千公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就非常想念远在五千公里之外的女儿,不知道女儿的身体好不好?不知道女儿的学习累不累?她很想打电话给女儿,但是拿起手机又放下,放下手机又拿起,她还是没有拨通女儿的电话,她害怕女儿的声音会触动她作为母亲心灵深入那条最为敏感的神经……
服从安排不怕苦累
蒋老师从教已有20多个年头,一直以来她都是兢兢业业,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到支教学校之后,她也是如此服从受援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学校缺乏生物师资,她一周要跨两个级上22节生物课,曾经有一段时间学校有位生物老师有事,她一周跨级上七个班共25节课。面对这么繁重的工作任务,她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次缺课,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規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课程,认真备课,落实常规,并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她一有空就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研课等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她采用了“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合学”后的课后“展示”等教学方法,令学生们耳目一新、兴致盎然。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当地生物教师的一致好评。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学,学生半个月放一次假,而老师几乎没有假日。轮到蒋老师下早读课班的时候,天还没亮别人还在睡梦中,她已冒着寒冷,迎着冷风及风沙骑着自行车赶往学校。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蒋老师还参与驻师市工作队组织的下乡结亲帮扶活动,自己掏钱买米、油、面粉、衣服、煤等生活用品送给当地民族农民。
不负使命教书育人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这是援疆支教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援疆支教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蒋老师不仅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结对帮扶,带好徒弟培育人才。她带了一名叫艾买提·吾守尔的徒弟老师。为了帮助艾买提老师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蒋老师运用在内地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教数学时的课改方法指导徒弟的数学教学。徒弟收获很大,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蒋老师还根据民族学生基础差,基础知识不过关等实际情况,編写了12节基础复习教案课件给其她老师上课,课余时间她还帮助本地的英语教师检查学生英语课文背诵情况。得到当地的老师们的夸奖:“蒋老师真棒,是个多面手。”为了提高生物实验课的直观性与实效性,她亲自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找活的生物实验原料。比如做“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组实验时,需要只叫鼠妇的昆虫。她就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翻砖头、拔墙角、掀树叶,最后寻找并抓到超过只活的鼠妇昆虫给学生们做直观的生物实验。做观察蚯蚓实验时,她也带领学生用铁铲挖土寻找到做分组实验用的活蚯蚓。蒋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和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蒋碧珍既要上好课,又要“传帮带”,她不负使命担当,不忘教育初心,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她是普通的,又是不平凡的。
推出便民小程序,提供求职、招聘、求租、出售、二手、房屋、新店开业等商家推广信息。点击进入:广宁在线便民服务小程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