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广宁有位庄稼地里的ldquo发明家
TUhjnbcbe - 2020/12/2 17:28:00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41.html
庄稼地里的“发明家”

广宁*以悠钻研十多年发明“灵巧”微耕机

记者谢彤欣文/图

*以悠喜欢望着平畴沃野出神。刚过了丰收的季节,回味起丰收的景象,他心里便特别欣慰。他不是农民,却关心着土地,因为在这片土地里,有他流下的汗水。

在广宁木格镇提起*以悠的名字或许没谁知道,可提起广宁木格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老百姓却都交口称赞,为它价钱公道、完美的售后服务、品种齐全补贴到位、老板的豪爽热心……*以悠就是该公司的老板。

每天下乡免费为村民碾米,*以悠已坚持了三年。

当维修工填补农机维修空白

近日,记者走进广宁木格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只见老板*以悠和技术人员紧张地忙碌着,一个占地多平方米的钢结构综合维修、组装车间,敞开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安装着微耕机和碾米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以前农民有农机,但农机维修点却是空白,农机维修保养成了机手一大头疼的难题,碰上农忙时节,作业时间短,机械一旦出现故障,还要跑一百多里到外地修理,这不仅给农机手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影响到农业生产进度,既误工又多花钱。”*以悠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家门口成立一家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解除农机维修难的问题。”

作为农机公司的老板,*以悠既是司机又是业务员,既是修理工又是技师,既是科研发明者又是生产制造者。谈起*以悠的创业史,记者从交谈中得知:现年46岁的他从初中毕业后就做农机维修,后经一次偶然机会,这个“爱琢磨”的年轻人,由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的创业路——发明了微耕机。

*以悠及他发明的微耕机。

专研十多年发明微耕机

木格镇是广宁县一个较为偏远的乡镇,当地地形复杂,水田多为丘陵地,地块小且分布不一。加上近年来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中的多是妇女和老人,传统的牛耕方式已不适合。出于这一考虑,最初从事农具修理的*以悠在10多年前就开始摸索,研究设计可以代替耕牛且适合山区使用的农耕机。为了发明微耕机,他反复琢磨,起初他花了四千元购买了一台大型的拖拉机进行改装。为降低车高,他把后车轮轮胎换成人字形走步轮胎。农耕机明显变矮了,且马力不变。但当他把改装好的农耕机开到水田测试时,却发现马力远远不够。

为开阔思路,他在外地买回好几台耕作机拆开组装研究。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他就在查资料、画图纸、购机器、搞拆、装来寻路子。经过几年的钻研学习,*以悠在原来发明的耙田船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缩小耕作机宽度,变成一体化的微耕机。如此一来,耕作机弄得更加轻便,农民操作更加简单,而且微耕机不仅可以耕作花生地,还可以在水田地运作。凭着他对农机的执着和爱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年,*以悠研制的第一台微型耕作机诞生了,命名为“鸿牛微耕机”。

在各级*府和农业、科技部门的扶持下,年,木格农机厂成为肇庆首家列入中央财*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的厂家,这也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

农民称赞“买了铁牛不再拿锄头”

为了让当地农民体验到微耕机的实用,*以悠一直以来都免费借给农民使用。农民周家坚是最早使用微耕机的一批农户,因为家中只有他与妻子有劳动力,他表示,微耕机给他一家的耕田带来了高效率。“要是一头牛每天劳作8小时,只能耕作1亩多水田,而微耕机在同样的时间下则可耕作6亩多水田,现在买一头牛需要上万元,还得养好它看好它,买微耕机元钱。微耕机操作起来也简单,省时省油省力,还适应水田、旱地、菜地等多种地形耕作。”周家坚还告诉记者,由于微耕机轻便,有些农民干脆就系上一根粗绳,坐在田边拉动机器就可操控了。

现在,木格镇的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卖耕牛买铁牛,买了铁牛乐悠悠,以后不用拿锄头!”当中所说的“铁牛”就是微耕机。

近年来,*以悠的微耕机开始走出木格镇,在广宁其它镇及周边县的山区也渐渐走俏。*以悠告诉记者,平均每年能卖出台微耕机。

亲自下乡为村民免费碾米

经过不断的努力,*以悠还发明了碾米机,为了服务群众,让大家认可他的产品,他特意成立了免费碾米小团队。每天早上9点从县城出发到各个乡镇,免费为农民碾米。采访当日,记者跟随*以悠来到了广宁洲仔镇下寨村,一到村口,*以悠便打开大喇叭播放自录的声音:“木格农机免费碾米,大家快点来!”

不一会儿,村民便从四面八方挑着一担担米出来了。村民朱阿姨身背着孩子,挑着两担米,兴奋地说:“*老板,幸好你来了!”朱阿姨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都外出工作了,她负责在家带孙子,还要耕田、晒谷、碾米,平时要是*以悠不来,她就要跑到几公里外去碾米,“最近这两年,我都是等*老板来碾米,跟他约好,他就一定会来,他人很好!”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很多农民家没有碾米机,我们就去帮帮他们,能帮就帮,他们开心,自己也开心。”凭借着这样的心态,从年,*以悠就特意买了5台小货车和聘请了3位工人,一起下乡为村民免费碾米。“一年分春耕和秋耕,从早上9点出发,到晚上7点才回家,一次共能碾至斤谷。”

在*以悠的影响之下,他的两个儿子也投身于农机行业。大儿子负责农机销售,小儿子负责跟踪出货、发货等情况。“看着两个儿子愿意继承事业,我也感到很欣慰。”*以悠幸福地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宁有位庄稼地里的ldquo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