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民国人物张作霖的简介
TUhjnbcbe - 2020/11/28 2:52:00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张作霖(3张)

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张作霖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

年(光绪十三年),跟随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年(光绪十四年),其父张有财被*徒打死,张作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哥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1]

年(光绪十五年),为了生计,张作霖先后卖过烧饼,学过木匠,当过货郎,还当过兽医。[4]

年(光绪十六年),流落到营口县大高坎镇。[1]

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张作霖投清*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骑兵哨长。

年(光绪二十一年),清*移防,张作霖离队回乡当兽医;同年,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赵春桂结婚。[4]

起于草莽

年(光绪二十二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张作霖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1]

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盛京将*增祺逃走,地方*权陷于瘫痪。张作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占据北镇县中安堡。张作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此后,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1][5]

年(光绪二十七年),土匪金寿山在腊月三十夜班勾结俄兵,偷袭中安堡,张作霖先逃到姜家屯,后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逃亡途中,妻子赵春桂在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1][4]

仕途之路

年(光绪二十八年),张作霖于新民府受招抚,先任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

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张作霖秉持着“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的原则,先为俄*效力后为日*效力。

年(光绪三十二年),因其带兵名声甚佳,被新任盛京将*赵尔巽任命为五营统带(团长)。

年(光绪三十三年),清*府在东三省改建省制,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张作霖因计擒匪首杜立三有功,被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旅长),管辖马步5营。[4]

年(光绪三十四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将被俄国收买的蒙匪陶克陶胡驱逐出境。徐世昌将其兵力扩充为7个营,达到人。[1][4]

年(宣统元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1]

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张作霖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人。随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命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统率15个营的兵力。

年(民国元年),因挤走革命*人蓝天蔚,诱杀革命*人张榕,深得清廷赏识。清廷授其为关外练兵大臣,以总兵记名,后任为第24镇统制(师长),并兼奉天巡防营总办,从此掌握了奉天省的**大权。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改巡防营为陆*,任命其为民国陆*第二十七师师长,中将*衔,授勋5位。

年(民国2年),袁世凯在北京召见张作霖,向他暗示升官有望。

年(民国3年),张锡銮任奉天将*,授镇安上将*,节制东三省,张作霖觊觎其位。

年(民国4年),张作霖两次秘密派人入京,试图运作继任奉天将*。结果张锡銮被调走后,袁世凯任命他的心腹段芝贵为奉天巡按使、镇武上将*,节制东三省,张作霖的希望落空;[4]同年,被袁世凯召入京,张作霖表示支持袁世凯“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张作霖受封二等子爵。[1]

虎踞东北

纪录片《枭雄张作霖》截图(16张)

年(民国5年),张作霖驱逐段芝贵,并大造“奉人治奉”的舆论。随后,袁世凯任命其为盛武将*督理奉天*务兼奉天巡按使;同年,袁世凯帝制失败病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改任张作霖为奉天督*兼省长。日本人阴谋暗杀张作霖,未遂。[4]

年(民国6年),因奉天巡防营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张作霖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天省**;[1]同年,兼并黑龙江省,并保举他的儿女亲家鲍贵卿任黑龙江督*兼省长。[4]

年(民国7年),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械扩充奉*。随后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1]7月,张作霖被总统徐世昌任为东三省巡阅使。[6]

年(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张作霖对学生爱国运动力主镇压;7月,张作霖为控制东北三省,开始了驱逐吉林督*孟恩远的行动,造成了奉吉两省*队的尖锐对峙。7月19日,驻守长春满铁附属地的日*制造宽城子事件,孟恩远被迫下野。[6]张作霖任命亲信部下孙烈臣为黑龙江省督*,鲍贵卿调任吉林省督*,他由此正式成为“东北王”。[1]

督师进关

张作霖(左)与他的顾问赵欣伯

年(民国9年),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张作霖借祝寿的名义,在奉天召开八省联盟会议,组成反皖联盟。[4]

年(民国10年)5月30日,北京*府任其兼任蒙疆经略使,辖有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12月,张作霖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1]

年(民国11年)1月,吴佩孚揭露梁士诒内阁卖国媚外,梁士诒内阁倒台;4月底,张作霖和控制关内六省的吴佩孚之间,展开了第一次直奉战争;5月5日,张作霖战败,退回关外;5月12日,在日本关东*的支持下,张作霖宣布东北三省独立;5月19日,张作霖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整*经武成立陆*整理处。[1][7]

年(民国13年),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9月3日,组建“镇威*”六个*进关与直系展开了第二次直奉战争;11月3日,吴佩孚战败南逃。随后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1]

张作霖与吴佩孚(2张)

年(民国14年)5月,奉*进入上海,势达鼎盛时期;10月15日,浙江督*孙传芳通电讨奉,浙奉战争(又称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11月初,张作霖的奉*全面退出苏、皖及上海;[8]11月23日,指挥奉*第三方面*的郭松龄于滦州举兵,通电讨奉。次日,冯玉祥通电伐张作霖,奉*第一方面*团司令李景林随之宣布“中立”;12月5日,郭*大破奉*左翼汲金纯师,取得连山大捷,随即兵分两路,直取锦州;翌日,奉*失利战报抵奉,张作霖急派王永江往谒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请求日本出兵,日本随后陆续增兵奉天。黑龙江督*吴俊升、吉林督*张作相在获知日本已大肆出兵后,也决意亲自率*援助张作霖;12月21日,吴俊升部、张作相部、张学良部在巨流河、新民屯一带与日*一起围剿郭*;12月24日,在日奉联*的围剿下,郭松龄兵败被杀,曝尸奉天城。张作霖摆脱危机后,便开始和日*合力围堵在天津之战中取胜的冯*,最终迫使冯玉祥败归西北,通电下野。[9]

年(民国15年),张作霖在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赤计划;11月,因国民革命*开始北伐,孙传芳战败后北上归附奉系;11月29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开*事会议组建“安国*”,并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革命*。[1]

年(民国16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20名革命*人;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府陆海*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1]此后不久,日本人为了在东北续建铁路,以实现他们扩张蚕食满蒙之计划,威胁恐吓张作霖,使其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签字,但在签约过程中张作霖耍了一计谋,他在签约上只写了个“阅”字,并没有签上自己的姓名,这是为后来撕毁条约留下后路。[10]

被炸身亡

年(民国17年)4月,北伐*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对奉系进攻,奉*全线崩溃;5月9日,张作霖发表了与奉召回京的前方将领张学良、杨宇霆等人共同商定的“息争”通电,公开表示愿与南京国民*府议和。随后,他又主动将津浦、京汉沿线安国*撤至沧州、保定一线,以示主和的诚意。为摸清南京国民*府的议和底线,5月24日,张作霖还派出直隶省长孙世伟前往上海,与南京国民*府的代表直接洽谈;5月28日,各路北伐*开始全线总攻击,至6月1日,张作霖安国*被迫退至沧州、琉璃河一线,北京、天津已陷入三面包围之中;6月2日,张作霖正式发表“出关通电”,声称在救国志愿未偿之时,决不忍穷兵黩武,祸延中外。[11]6月3日凌晨,张作霖乘京奉专列离京返奉。因张作霖未能满足日本在“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并有所抵制,这为日本*府所不能容忍。日本关东*司令村冈长太郎打算派人刺杀张作霖,但这一行动不易掩盖罪责,遂由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策划炸车,调动工兵在张作霖归奉的列车经过地点──沈阳皇姑屯车站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处预埋炸药。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时被炸,张作霖受重伤,急救回沈阳,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而亡,享年53岁。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12]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人物张作霖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