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来有一股奶油香,
这是椒盐(香焗)竹虫的味道……
竹虫营养价值十分丰富,随着懂行的“吃货”越来越多,
这道山珍美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竹虫,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的食材,它啃吃幼嫩竹笋吸收养分,20天内从米粒大小长到手指头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内,从竹尖逐节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体肥停食,准备破蛹而出。原为保护竹林而抓取的虫体,在广宁劳动人民手上成为了特色美味。竹虫在自然条件下
数量较少,抓取难度高,
可谓是一虫难求!
以前要品尝新鲜的竹虫要讲求“缘分”,如果错过了7、8月份就要等明年了。
现在,“缘分”说来就来
因为↓↓
竹虫成功实现人工养殖啦!
日前,
螺岗镇举行竹虫养殖推介会,
竹农陆天威经过三年不懈努力,
将一年只有夏季才有的竹虫,
成功实现人工养殖,
全年四季均可生产。
省昆虫研究专家认为,
陆天威的成功在全国属首创。
陆天威和他的研发的皇竹虫。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夏紫怡摄打开视频
带你探秘皇竹草销售基地↓↓
视频:夏紫怡
肥肥嫩嫩的竹虫
正在啃食新鲜的皇竹草
所以也称为皇竹虫
一年四季都可以养得胖乎乎的这些虫子有什么特别呢?
陆天威的成功,源自三年前的突发奇想,当时正值竹虫收获季节,农民们纷纷上山釆虫,但市场依然供不应求。陆天威想,如果竹虫能够养殖,那经济效益就相当可观了。说做就做。陆天威走遍周围竹林采集了三种繁殖竹虫的母虫——象甲虫,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温室里进行培育,经过连续繁殖了三代,产量开始上升。陆天威介绍,研究当中最大的难题是产卵、孵化以及增加数量,此外,控温、控湿方面也是技术难题。解决了数量的问题
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
“其肉质与野生的竹虫相比,还是相距甚远。”陆天威还发现,用竹笋作饲料不但不环保,养殖出来的竹虫与野生竹虫一样,有很大一股尿骚味,“这种味道并不利于市场推广。”
思考再三,陆天威决定从饲料上下功夫:由竹笋改为皇竹草。这是一种介于竹与蔗之间的草本植物,却没有蔗那么高的糖份,很适合作为养殖竹虫的饲料,也避免对竹木的破坏。
果不其然,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改良,年,吃着皇竹草长大的竹虫不但没有了尿骚味,肉质也与野生竹虫一样,清甜鲜美,形态肥润,极富蛋白质。因此,陆天威将此人工杂交养殖成功的竹虫称为皇竹虫。历经三年的努力,他突破产卵、孵化、量产、肉质等技术难题,
使得原本只在夏季才有的竹虫,
通过杂交养殖,实现了四季生产。
连日来,在广宁县南街镇黄坪村天天皇竹虫销售基地里,养殖户陆天威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商,订货与咨询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
位于广宁县螺岗镇的皇竹虫培育基地,目前该基地约有斤皇竹虫。
一条皇竹虫从孵化到可出售,
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目前一斤皇竹虫的售价大约为元,基地平均每天出产竹虫50斤,通过氧气袋包装运输,两三天内将鲜活的竹虫送到客户餐桌。陆天威介绍,外单主要销往中山、顺德、东莞、江门、广州等地,每月产值达15万元。
市场前景广阔,利润收入可观,下一步,
陆天威将扩大皇竹虫的养殖规模
使其迈向产业化、专业化,
带领老乡齐齐致富!
吃货们有口福咯~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夏紫怡
部分资料来源竹乡广宁
原标题:《肇庆实现全国首创!从元/斤的一虫难求,到如今四季可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