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肇庆各地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
盘活各县土地资源,
多举措并举
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
代耕代种促增收
广宁横山镇因地制宜办特色
在位于广宁县
横山镇大信村的一片稻田里,
曾经杂草丛生的土地,
新种上了桑芽菜苗,
再次焕发出新活力。
△图桑芽菜苗田。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广宁县横山镇大信村委会由于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耕地变成荒地。为解决这类耕地问题,村党支部牵头对闲置土地资源进行集中代耕代管,以“党支部+公司+互联网+农户”模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耕地复耕复种。
△图当地农户在翻种。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该村结合“百千万工程”,
进行入户宣传,
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种植桑叶,
从而促进村民增收。
广宁县横山镇大信村村民程姨
我们在这工作,既可照顾到家里,还能兼顾到田里的活儿,一个月下来有不错的收入,我们都工作得很开心。
除此之外,
该镇还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主动从土地上寻找发展空间,
通过一地一策、腾笼换鸟等方式
盘活低效用地。
△图横山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图源广宁发布
横山镇依据本地特色种植产业,
精心推出一批特色农业项目,
如横山苦笋,
打造横山特色产业发展。
△图新鲜出土的横山苦笋。图源广宁发布
驻镇帮扶有妙招
德庆武垄镇引进新型农业主体经营
德庆新天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
是端州区驻武垄镇帮扶工作队
长期帮扶的其中一家企业。
目前主要种植玉米、
丝瓜、节瓜等精品蔬果,
一年可轮作种植三季,
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图德庆县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毛节瓜种植示范基地。图源端州融媒李朱雄摄
据了解,新天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种植产出的蔬菜,工作队帮忙牵线温氏等知名企业包收购,解决销售问题。预计经过三季轮作,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近千人次。
△图端州区驻镇帮扶人员和新天地农业公司在沟通。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端州区驻武垄镇帮扶工作队队员朱科
我们通过招商的方式,找到了广州、花都的一些种植大户(入股),目前种植玉米亩左右。同时引入资金,跟相关集团签合同,通过包收每亩每年新增元左右,有些作物一年还能种植三造,帮助当地村民提升收入。
△图德庆县武垄镇县级的产业园项目简介图。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为扩大生产,
该公司在工作队的指导下
向周边村民租用了亩种植用地,
把土地进行整合规模化种植,
农户也享受到
“租金+工资”的双重收入。
德庆县新天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冬云:
现在采取定价回收的方式,农产品主要销往佛山和中山,因为有定价回收,不用担忧销售了。
德庆县武垄镇农户张哥:
土地荒在那不种很浪费,现在工作队帮助我们找到企业对接和适合种植的作物,我们农民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不少。并且有了工作大家生活都稳定很多,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返乡种养了。
△图土地长出的新苗和蔬菜。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此外,
武垄镇还积极探索本地种植企业
和外地销售企业的“公司+公司”发展模式,
驻镇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
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党建引领“支书田”
怀集冷坑镇全力打造蔬菜小镇
怀集县冷坑镇
以“支书田”创建为突破口,
聚焦蔬菜主导产业,
突出蔬菜特色品种,
大力发展以种植韭菜花
为主的蔬菜产业。
△图韭菜花基地。图源怀集发布
“支书田”产业项目
由该村党总支书记管理运营
谭庙村韭菜花种植基地,
承租村民耕地多亩,
以支部共建的方式整合资源,
突破地域限制接连成片创建,
全力构建冷坑“支书田”全覆盖新格局。
△图农户在施肥和除草。图源怀集发布
该“支书田”主要发展种植
以韭菜花为主的蔬菜产业,
全面负责蔬菜种植、
喷灌、施肥、除草和采摘等工作,
并辐射带动更多农户,
特别是困难群众一同种植,
全力促进群众增收。
冷坑镇党委书记黎方祥
我们首先选取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种植基础的村庄作为示范试点,先行创建“支书田”产业项目,由村集体或村干部出资承租认领村内闲置土地10亩以上,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广大村民一同种植。
△图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检测人员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准备上市的蔬菜进行检测。西江日报记者刘浩辉摄
我市各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过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助力高质量农业发展。
资料来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广宁发布怀集发布
见习编辑:黄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