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文庙建成140周年
千人祭孔追慕先贤
[导读]28日9时,长春文庙的祭孔大典正式开始。在司礼官的一声令下后,文庙内顿时鼓乐齐鸣,300余人的祭孔队伍穿着明朝服饰,整齐入场。行三鞠躬之礼后,敬献鲜花。
昨日是长春文庙建成140周年,主题为
儒淇天下宁和四方
的长春文庙祭孔大典昨日9时盛大举行。
尽管秋雨绵绵,但祭孔大典仍有千余名市民冒雨参加。长春文庙的祭孔盛典重点体现了群众参与性,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祭孔仪式完全仿明制释奠礼,并着明代汉服。
大典创新
原六佾舞改为
八佾
上午9时,长春文庙的祭孔大典正式开始。在司礼官的一声令下后,文庙内顿时鼓乐齐鸣,300余人的祭孔队伍穿着明朝服饰,整齐入场。行三鞠躬之礼后,敬献鲜花。
主祭官、陪祭官、乐生、舞生,均由长春市国际贸易职业中专学生扮演,祭孔礼仪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六部分。乐声响起,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庄严肃穆。随后,乐声转为宁和,乐舞起,仿古祭孔释奠礼表演开始。仿古表演结束后,长春市几十名少年儿童表演了儒学经典诵读。
祭祀所用的太牢,则是以糯米为原料制成的三牲素太牢。祭孔大典结束后,太牢当场分发给前来参加祭孔典礼的市民。值得一提的是,祭孔乐舞全新改版,体现
三创新
:一是音乐重新制作。音乐设计在参考原乐谱的同时,引入现代交响乐团,制作了磅礴大气的祭孔音乐;二是舞蹈重新编排。参考明代祭孔乐舞的文献记载和图谱,请有关专家重新编排一套祭孔乐舞,由原来的六佾舞变为八佾舞(佾
,舞列,纵横都是8人);三是服装重新更换。设计、制作全部为明代风格的祭孔演出服装和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