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新发现#
对袁崇焕的评价,今日可谓两极分化,赞美者认为他是大明忠臣,延缓了明朝灭亡;贬斥者认为他狂妄自大,加速了明朝灭亡,尤其是他对崇祯许下的“五年平辽”的壮语,更是成了他欺君妄言的罪证。可是,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计划真的就是欺君之语吗?其实并不然,如果联系袁崇焕前任孙承宗的平辽策,我们就能看到他这一计划并非全是空话、大话,而是有一定可行性。
01辽南四卫简介
辽东南部四卫即金州、复州、盖州、海州四卫,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物产丰富,“并称沃饶”,“乃辽阳第一膏地,我之粮草全屯在此”,其中海州自带盐场,可以实现食盐自给。四卫地势险要,《辽东志》说其“联属海滨,以严守望东西,倚鸭绿、长城为固”。明朝曾修筑了自旅顺经金州至辽阳的千里官道,这条官道就是辽东半岛的血管,在努尔哈赤造反前,建州的物资也要靠四卫供给,“皆取给金复海盖之间”。一旦外族控制了辽南四卫也就是控制了辽东半岛,就会对长城沿线造成巨大压力;反之,中原朝廷控制住四卫,也就控制住了东北各民族。所以四卫对明金双方都有重要意义。
四卫
万历时期,税收太监高淮对辽地尤其是四卫掠夺甚重,几乎到敲骨吸髓的程度,使得四卫人心背明。努尔哈赤造反后,曾派第十子德格类到四卫招降,明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几乎在瞬间瓦解,当地汉人居然成群结队、整村整族地投奔后金,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高淮只是要钱,后金可是要命的。
02沦陷时的四卫
辽南四卫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全部投降了后金,这替努尔哈赤免去了极大的麻烦。努尔哈赤随后以四卫为农业根据地,将当地汉人充当农奴,强迫他们种植粮食,冶炼食盐。后金治下的四卫赋税极重,但这些人却不敢反抗。因为在明朝,四卫百姓还算自由民,还敢跟明朝官府去讲理;但在后金,他们是农奴,迎接他们抗议的只有主人的屠刀。
年,广宁之战爆发,明军战败,随后以广宁为中心,义州、锦州、大凌河、右屯卫等40余座城池皆落入后金。努尔哈赤下令将这些地区的汉人全部迁往四卫充当奴隶,由后金兵负责押解。在迁徙之中,后金兵肆意欺压侮辱百姓。随着大量汉人奴隶的到来,四卫人口暴增,后金对四卫的剥削也更重。
年,复州卫百姓忍无可忍,率先发动了起义,但遭到努尔哈赤的血腥镇压。复州被屠城,几万名男人、老弱皆被杀死,女人、孩童则被分给八旗贵族。复州屠城之后,一时间其余三卫噤若寒蝉,只能默默受到后金剥削。
景岗山版努尔哈赤
03明朝收复四卫的决策和五年平辽
就在后金加强对四卫统治的同时,明朝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