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秦始皇封几棵树为五大夫,天启皇帝封大炮为
TUhjnbcbe - 2025/6/4 22:20:00

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古人寒窗十多年的官职却这样的被皇帝赏赐给了一种非人的事物,这样做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之中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时候躲避风雨封了几棵松柏树为五大夫,到明朝的时候,天启皇帝因为一尊大炮抵御女真人有功劳,又封这尊大炮为平辽将军,这样的官职封赏简直如同儿戏,是否可以从中知道这两位皇帝孰优孰劣呢?

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讨论

秦始皇在公元前年的时候就已经统一了六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秦朝未来究竟要走向何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知道,就算是秦始皇这个一手开创大秦帝国的人都是十分的迷茫,他对于未来看不到千百年之后,他只知道自己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给这个世界留下足够的记忆,这样未来的中国人也才算是知道这是他秦始皇的功业和曾经存在过。

为了保障当时整个华夏民族的生存,秦始皇不惜背上骂名在农耕和游牧交界的地方修建了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城,为了沟通南方的水道和推广华夏文化,秦始皇让投降的楚人作为秦军在南岭一带开辟了著名的灵渠,至今都还作为长江和珠江水道交融的经典河流,为了让后代人不缺少共同的交流工具,同时能够保留一定的方言和精彩的华夏文化,秦始皇使用了统一文字来作为全中国人的交流载体。

在诸如这些伟大功绩做完以后,秦始皇也开始逐步的去思考自己的事业,前面的这些事情都是以秦朝乃至于整个国家的角度去出发,做完整个集体之后再来考虑个人,这是秦始皇先公后私的优秀品质,也是其他皇帝所模仿不来的,因为他们没有秦始皇的这种制度创造,也没有秦始皇敢于自己一个人背负千万年非议的勇气,反正如同秦始皇这般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之中有且仅有一个,这是不争的事实。

秦始皇对于个人名誉的树立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上一个尊号,这个尊号就如同一个普通人的外号一样,比如这个人在本地家乡混得比较好,大家都会叫他地头蛇,秦始皇从一个公子做起,逐步的成为秦国的王,最后统一天下,使得中国化作一个整体,可尊号依旧按照以前的习惯去叫王是不是有一点不太好的样子,就像一个人在全中国的已经出名了,可你见到他还是叫他村长,他会不会像以前那样高兴呢?

对于这种问题明显是存在疑惑的,秦始皇被叫作秦王感觉有点掉自己的身价,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夏商周以来任何一个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自己还是要和这些平庸之辈使用一个称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秦始皇救开始让自己的手下臣子讨论关于自己尊号的事情,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去古籍之中寻找答案,认为中国历史之中最为尊贵的人就是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之中又以泰皇的尊号最为尊贵,所以大家都希望秦始皇满足使用泰皇这个称号,最后依旧是被秦始皇拒绝,第一他认为自己的事业是一种前无古人,后不知道有不有来者的事情,怎么能继续使用其他人使用过的称号呢?所以后面经过秦始皇的圣裁取“皇帝”为自己的称号。取定尊号之后便开始按照古代贤明帝王举行封禅这件事情,而本文之中所说的秦始皇封松柏树为五大夫的历史正是来源于秦始皇东巡期间封禅泰山时候发生的。

秦始皇册封松柏为五大夫

封禅天地很有可能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大型祭祀天地的仪式,在秦始皇之前也有很多著名的帝王想要举行封禅仪式,比如像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在自己称霸诸侯,代替周天子行使管辖天下的权力之后就认为自己有了封禅的资格,可是最后还是被管仲所劝导,管仲从心中知道齐桓公的这种称霸只是一时之霸,并没有达到取代周朝的地步,所以以祥瑞不出现为借口劝止了齐桓公。

到秦始皇时代的时候,封禅这种事情已经是要呼之欲出了,就算秦始皇不去提这件事情,手底下的大臣也会提这件事情,因为从东周以来,周天子的王道衰落,整个中原华夏大地战争不断,就是为了争夺出来一个新的秩序和新的天子管辖中国,秦始皇虽然暴力,但终究是他完成了统一天下这个伟大的任务,而那个时候的周朝也依旧是灭亡,秦朝要获得天命的认可和传承就必须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大典这种事情看似十分的神秘,但其实说起来也是比较的简单,就是古代中国人比较相信天命,认为新旧王朝交替的时候必须向上天禀告这件事情,来获得上天的授权,这样才算是取代成功成为了新的天子。而封禅的礼仪也成为了那个时候齐鲁大地上各家各派争夺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一旦谁家掌握了这个礼仪的制定,很有可能就掌握了未来秦朝很长一段时间的官方礼仪制定权力。

因为这种巨大权力诱惑使得齐鲁大地上面的儒生从十几岁到九十几岁争论了好几个月都没有结果,最后秦始皇决定不采用任何一家的意见,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举行封禅大典,结果不碰巧的是在封泰山的过程之中遇到了暴雨,幸好的是有几颗比较大的松柏树为皇帝遮挡了雨水,所以秦始皇册封这几棵松柏树为五大夫,从秦国的官爵制度来看,五大夫也就是刚刚入门,并不是很高。

而这里面有人说秦始皇随意册封官职伤害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但那个时候的秦始皇已经给过他们机会,是他们自己的内斗和党同伐异不珍惜让秦始皇极度失望,所以秦始皇册封这棵树木为五大夫其实也有在鄙视这群儒生的想法在其中。

而到了后面汉朝的时候,很多儒生便以这件事情讥讽秦始皇未获得天命,其实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气候与天命并不挂钩,秦始皇对于后世中国的影响早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位同代和后代的君主,论真正的历史功绩,谁又敢于和秦始皇争锋呢?

天启皇帝封大炮为将军

明朝末年的时候,一位朝廷重臣号称将军的人走上了大明的朝堂,他当着群臣皇帝的面说只要给他足够的人和粮食,他五年之内就足以恢复辽东全境,这是崇祯皇帝时代的袁崇焕,也只有他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其实他说这样大话不是没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天启年间袁崇焕一炮打死了后金之主努尔哈赤。

广宁之战之后,明军再次失败后退,只有袁崇焕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奔赴辽东用心记住了山川河流的走向,然后回去之后绘制成为了地图,在朝堂之上担保自己给足够的人马就可以守住辽东,天启皇帝很高兴,欣赏他的勇敢,便任命他为辽东都护。并从自己私库之中拿出黄金二十万两来支持他。

袁崇焕在前往辽东之前和前任辽东都护熊廷弼交流,谁也没有想到两个人一说就是几天几夜,熊廷弼本以为大明朝堂之中无人能懂自己的战略战术,直到遇到了袁崇焕,因为高兴,他将自己对付后金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袁崇焕,后面袁崇焕便奔赴辽东修缮宁远城。

宁远之战爆发之前,努尔哈赤按照老规矩依旧是先狐假虎威一番,本来只有六万人马,却是号称自己有二十万大军,然后派人去劝降袁崇焕,谁知道被袁崇焕一口回绝,并大声宣布说女真人最多不过十万,而我汉家将士有三万精兵,可一汉挡五胡。在袁崇焕大声说教和金银赏赐的刺激之下,宁远城将士士气高昂。其战果便是一炮打中了贼酋努尔哈赤,辫子军大败而归。

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中之后不久便不治身亡。即使每天把高丽人参当饭吃也救不了他的命,宁远之胜的消息传到北京城的时候,整个朝堂轰动了,这是明朝边军八年以来取得如此大胜,还直接打死后金国主努尔哈赤。这种不泼天功劳让袁崇焕直接成为了辽东巡抚。

朱由校为了激励人心,还特意地将击中努尔哈赤的那口红衣大炮册封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看到这一幕的大家似乎就应该比较熟悉了,这和秦始皇当你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熟悉。从此之后,明军对于辽东地方的方略也变成了坚壁清野,大炮齐发。

寄语

秦始皇册封松柏树为五大夫与天启皇帝册封一门大炮为平辽将军在很多人看来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情,也有很多儒生读书人借这两件事说他们都是昏君,不懂得珍惜“名与器”,把这种皇家赏赐随便给人,最后导致国家自他们而衰败。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秦始皇和天启皇帝两个人真的是因为册封树木大炮而葬送了整个国家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始皇封几棵树为五大夫,天启皇帝封大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