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军人
却有官不当当农民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选择在革命老区广宁创办家庭农场
一跃成为了一名创业楷模、农业达人
他绝对够skr!
他是谁?
贾
东
亮
河南商丘人
年5月入党,年,在部队服役18年
现任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八一农场场长
十七大和十八大党代表
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年,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他,为部队转业复员干部带了个好头,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带头人,艰苦创业的模范和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自己人生的坐标重新定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圆了自己的“庄园梦”、“创业梦”、“带富梦”。他,让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戳视频观看
这位空降农民开荒僻壤实现三大梦想
↓↓↓
04:46中央电视台
还对贾东亮进行了“独家采访”
▼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贾东亮
从一名军官到农民的故事
▼
Q1
为什么他要放弃“铁饭碗”,一头扎进深山里?
只因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
年,35岁的贾东亮离开部队,以军队复员干部的身份来到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黄盆村,从头开始,做起了一个农民。在这之前,他在军队服役18年,已任空军空降兵某部副团职参谋、少校军衔。
贾东亮当时的选择,无疑是放弃了“铁饭碗”,而选择了一条前途未卜的路,因此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他的首长说他年纪轻轻达到少校副团的级别,留在部队前途大好;他的岳父劝他转业,进入公务员队伍肯定没问题;跟他一起入伍的老乡劝他不要放弃好单位,没有生活保障很危险。但幸运的是,贾东亮的太太是唯一支持他的人。
当问到为何他要放弃将来的稳定工作,选择一头扎进前途未卜的深山。他提出了他的想法:自己是农民子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情有独钟。而且即使在年,他也看到了农业的前景。农业是无烟工厂、绿色银行,一次性投入可以多次收益,“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还是大有前途的。”
Q2
为什么他能将一片荒芜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千亩农场?
只因他敢想、敢干、苦干、巧干!
贾东亮开始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由于书上说内脏和猪粪可以做肥料,猪毛可以松化土壤,增强土壤蓄肥能力,他为了省钱,每天凌晨4点,他就开着拖拉机到附近的肉联厂装猪毛、不要的内脏和猪粪。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直到他自己开始养猪才结束。
但困难接踵而至,有时候夜晚突然的一场降温,就会使得所有的辛苦都“打了水漂”。严重的时候,甚至将自己十几万的复员费都搭了进去。但贾东亮没有气馁,他终日穿着迷彩服在农场间忙活着,凭借着军人的那个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严格要求自己,开荒种树、打草积肥、筑坝养鱼,喂猪养鸡,他给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满满的。晚上还要看专家推荐的书籍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可谓是相当刻苦。
但由于他的苦干、“蛮干”、巧干,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农场逐步上了规模,也逐渐得到当地村民的赞许和认可。
Q3
为什么说他实现了三大梦想?
先富带后富,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作为一个河南人,跑到南方的山里开拓荒地、建立农场,个中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和当地村民沟通交流,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他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之一。而贾东亮对待这一问题,却只用“真诚”二字化解。有时候一些农民上门学艺,他从不拒绝,哪怕是农民看到他最近种的作物赚钱,前来请教方法,他也乐此不疲地向他人传授经验。而他的农场也开放给了所有的村民,村民们自由进出农场,拉近了贾东亮和村民之间的关系。
年10月,贾东亮把农场周边有志于发展农业的14名退伍军人党员组织起来,成立八一生态农场创业党支部,采取“帮、扶、带”等方式,帮助附近村民发家致富。贾东亮还以个人名义,为当地困难农户提供猪崽,捐资数万元用于村道建设及村委会环境建设。
十几年来
他从校级军官转型为普通农民
从退伍军人升级为创业楷模
贾东亮
他将继续为党旗争辉,为军旗添彩
多彩肇庆编辑部
部分资料来源:触电新闻、3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