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颠倒多少黑白?
2007年8月25日7时,黑龙江省嫩江县女子代义离奇死在家中,代家深信为其夫徐志明所害。代力不惜为胞妹“以身试药”,最终推翻县、省、国家司法机关“药物中*死亡”鉴定结论(2009年7月16日南方周末)。代义案经公安部法医鉴定结论仍为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片中*死亡,警方下达火化通知书。氨基比林咖啡因片非烈性*药,导致急性死亡案例极为罕见,代家不同意这一结论。争吵间,代力取出整瓶氨基比林咖啡因片倒入口中,嚼碎用水冲下,代力没有死,第三天出院。代力“以身试药”颇为不值,法医可用个体差异一词排除试验科学性。最高检技术中心副主任王雪梅认为代义死前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片,首次解剖胃内却没有发现药物残渣这一重要细节,怀疑嫩江送检材受污染,没有证明力,得出扼颈抑制死结论。最后北京华夏物质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排除药物中*死亡;不排除他人扼颈并捂压口腔致死;代义肝脏中检出氨基比林,但没有检出氨替比林(氨基比林代谢产物)。这是让专业法医心惊肉跳结果,它意味着代义肝脏内药物成分是人为“污染”,结论顿时震动法医学界。这意味着一家社会鉴定机构推翻公安部知名法医专家鉴定,更意味着前三次鉴定有作假可能。引发法医学界争论的代义案留下重重迷雾?一、从基层到最高层三级官方司法鉴定结论为什么会与民间机构鉴定结论完全相反?二、第二次鉴定时死者“胃”为什么不见;是制度问题还是鉴定人出了问题?三、前期尸检录像全过程约一个半小时,仅放出无关紧要五分钟,王雪梅认为如无法提供尸检录像亦无法证明代义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药片。可最终为什么却拿不出前期尸检全过程录像?四、嫩江县城刘娜在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片后死亡,药检结果尚未出来,就被鉴定为“被捂口鼻致机械性窒息死亡”,主持鉴定同样是刘*。同样类型情形为什么会鉴定出两种不同结果?五、北京华夏物质鉴定中心从代义肝脏中检出氨基比林,却没有检出氨基比林代谢产物。公安部法医为什么却没有发现这常识性的致命的重要细节?2000年6月,辽宁鞍山连丽丽被民警尚尔琦强奸掐死,当地公安机关、公安部专家鉴定为急性胰腺炎死亡。多位敢于坚持真理的法医专家推翻前番鉴定结论,后公安部刑侦专家介入,凶手案发6年后落,此案成为中国法医学界污点。2004年,河南周口小贩李胜利,在派出所被殴打重伤后,行凶者将其从楼上抛下,制造自杀假象。此案经三次法医鉴定,均认定高坠死亡,对其身上被殴伤痕及被人为抛下迹象则予以回避,后经中央领导批示最终告破。轰动一时的湖南*静案,历经六次鉴定,出现多个结论。近年来,司法鉴定广为社会诟病,引发激烈争议案件层出不穷,它反映法医鉴定领域种种痼疾。个别司法鉴定人员为“权力、金钱”服务,法医专家成为错误鉴定的维护者,冤假错案的帮凶。多少法医鉴定案件疑点重重,导致旷日持久鉴定风波;彻底丧失公信力。最高检技术中心副主任王雪梅看来,法医的天职是替死人说话,是利用法医学知识还原死亡真相,告慰死者亡灵。当前法医实践现实远非如此,一个原本清晰的案件,经法医鉴定加工,往往真相变得扑朔迷离。那些或制造冤案、或放纵罪犯的法医犯罪情形却很少受到惩处,那些敢于坚持真理、揭示真相的法医专家却往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被媒体誉为“中国首席法医”专家的最高检王雪梅,凭借自己学识和信念洗清多少冤案,从2001年开始却无法正常履职,还遭受各种攻击、诬蔑。司法领域如此黑白颠倒,还有何公平正义可言?石首事件的发生告诉人们,法医鉴定失去公信力,不仅案件公正性受到责疑,还可能酿成严重社会后果!代义案如果不是其姐代力冒死“以身试药”,苦苦上访,是不是必然的又一冤*。代家两年举家上访,花费四十余万元,这样的案件为民众追求公平正义又增加多少难题?原本作为一门科学的法医学,应对真相负责的法医鉴定,何以将一弱女子逼到“以身试药”的地步?如何避免法医鉴定的“暗箱操作”?谁来监督法医专家?法医鉴定制造的冤假错案犯罪应如何受到追究?应是司法领域殛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