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痛心又有人为救落水儿童遇难,不同年龄该
TUhjnbcbe - 2025/4/18 16:3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年6月19日14点许,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安分局广宁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广宁街道麻峪村西侧阜石路双峪桥下门城湖内有儿童落水。河道两岸的群众听到呼救声纷纷下水救人,石景山区公安、消防、应急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救援。经过众人的合力营救,3名落水儿童全部获救,但见义勇为群众周宏勃在营救过程中,不幸遇难。

每年暑期来临,学校、街道、媒体都会广泛宣传《暑期儿童青少年安全须知》,但为什么年年都会发生类似安全事件?发到手中的《安全须知》为什么没有引起家长和孩子的足够重视?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有关溺水的急救知识你了解吗?

No.1

家长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溺水已成为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全国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高达56.04%。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研究员段蕾蕾曾表示:“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措施是时刻有效看护,我们一直在强调有效看护,有效看护的核心三点是要做到专心、不间断和近距离,这是一定要记住的。”家长,是保护孩子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很多人认为,孩子只要学会了游泳或是叮嘱孩子不去危险水域,溺水事件就会离孩子很远,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抱着“长大就懂了”“慢慢来”的心态。首先这类家长本身就毫无安全意识。其次孩子对危险的判断能力和对危机的处理能力,绝不是只靠老师、家长的几句叮嘱就能获得的。专业、系统的防溺水教育对孩子有着重要意义。

No.2

不同年龄防溺水重点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4岁及以下婴幼儿: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例如室内的脸盆、水缸及浴盆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可能会涉及到户外,例如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及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除此之外,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泳池和戏水场所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地点。

No.3

公共安全设施建设需重视

暑期临近汛期,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现有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特别是一些水域安全防护设施的安全排查。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有安全隐患的水域,应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建立巡查制度。

媒体曾报道,一些地方为了防止孩子发生溺亡事故,每年夏天会安排专人在河湖边巡查。网上曾有一个热传视频,说的是一个巡河人,在河边用大喇叭喊了9年。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累”,却是非常直接、有效。

近几年,一些地方对此方式进行了“升级”,比如在部分河段安装视频监控及语音提醒系统,实时监控重点水域;如果语音提醒无效,民警会马上前往现场进行制止。

但不得不说,这种对于安全的重视和投入远未普及。特别是在许多农村地区,溺亡事件几乎年年发生,但河湖水塘等安全的管理,依然处于“不设防”状态,甚至连一块“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都没有。这就导致了悲剧的循环往复。显然,面对溺亡事件的高发,类似安全措施的普及和相关配套的建设,是当下公共服务亟需完善的一环。

No.4

溺水救援注意事项

发生溺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游泳技术不熟练、突发疾病、在非游泳区游泳、抽筋溺水、在浅水区跳水受伤而溺水等。溺水了该如何自救?又该怎样给溺水者施救?

溺水者

落水者可采取抱膝式。首先保持冷静,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可以延长自救时间。

其次是仰漂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所需的力更小,节省体力。仰漂的重点,在于让身体的脸部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余的部位则在水面下,维持浮力。首先,将双手放于水中,人往后仰,保持口鼻浮出水面进行缓慢换气。当下沉时闭上嘴巴,鼻子出气,微微推水,等待上浮。

施救者

优先拨打或急救热线。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首先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如果下水营救,有安全措施的,一定要系上安全绳或者穿上救生衣。下水前,要把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都脱掉,因为在水下,这些东西吸水后会大大增加游泳的难度,甚至会被水下的石头或水草钩住难以脱身。

除此之外,最好花几秒钟拉伸一下筋骨,避免下水后抽筋。

下水救人时,要避免和溺水者面对面接触,避免被对方拼命抓住。要从侧方或者后面勒住溺水者,用“夹胸拖带法”将其带到岸边。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戴救生圈游泳的婴幼儿,他们在泳池中翻转后,手臂没有办法拍打水面,但仔细观察,会看见宝宝有挣扎的动作。所以,救生圈不是真的万能“救生”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戴了救生圈就认为万事大吉,而忽视孩子的状态。

No.5

岸上急救方式

溺水者救上岸后以下急救方式需掌握:

1

应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

随后马上进行倒水,方法有三种:

一是抱腹法:急救者从后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把水倒出来。

二是膝顶法: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后压其背部,使胃及肺内水倒出。

三为肩顶法:可将溺水者面朝下扛在肩上,救护者的肩顶住溺水者腹部,上下抖动以达到排水的目的,倒水的动作要快。

如果无水倒出不要硬倒,要迅速进行下一个环节。

3

如果发现溺水者心跳呼吸已经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按压频率次/分,按压深度胸廓下陷5-6厘米;人工呼吸时以“仰额抬颌法”开放气道,一手捏鼻按额,一手抬下颌,每次吹气一秒,吹气后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给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每5组后评估溺水者呼吸、心跳,如未恢复需持续抢救直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No.6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3要点

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安全防范不止于假期,更不止于溺水。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表示,对于所有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核心是九个字——“看住了、管好了、用对了”。

看住了

成人有效地看护孩子,近距离、不间断、不分心,方构成“有效”;

管好了

指的是管理危险环境,管控危险行为,如排查和消除家中及儿童经常玩耍地方存在的漏电隐患;

用对了

指的是使用安全的防护工具、产品和技能,如家中的常用药物、日用化学品、杀虫剂等应储存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这九个字再次深刻印证了,儿童安全不是空泛的,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事情,而需要社会各方尤其是家长实实在在地以儿童的视角看风险,首先全方位消除自己心中安全认知的死角。比如认识、远离车辆盲区;检查阳台、窗户附近的情况,确保没有可供儿童攀爬的凳子、箱子等物品。

总而言之,安全意识不是抽象的,而要细之又细、实之再实。家长在新闻中、在生活中,看到危险区域、认知到“隐秘的风险”之余,也要把安全意识有效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知危险、会避险。

在生命安全面前,特别是涉及儿童的安全问题,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按最严格的标准最审慎的态度去衡量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再小的概率也必须予以最严苛的审视。坚决杜绝侥幸心理,为孩子健康成长编织严密“安全网”,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编辑:李志鸣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1
查看完整版本: 痛心又有人为救落水儿童遇难,不同年龄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