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留印2017北京出现了哪些新人群
TUhjnbcbe - 2025/4/13 0:51:00

编者按:弹指间,年走过,年来到。一年来,北京全市上下一条心干事业、一盘棋抓工作、一股劲促发展,全力以赴做好迎接、服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任务,胜利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完成市委换届,精心编制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统筹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顺利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千龙网时政中心推出年终系列报道——“留印”,谨此致敬,北京!

十九大精神宣讲员、街巷长、小巷管家、河长、第一书记、环保督察员……年,首都北京出现了一些新“人群”。

这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北京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环境保护和整治进一步精细化,各项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在这一大背景下,这些新“人群”应运而生,为北京的年留下了向前向上的印记。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北京市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京华大地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图为11月8日,北京市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宣讲会后与民主党派人士交流座谈。千龙网记者马文娟摄

把十九大精神送进心坎的“宣讲员”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北京市第一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全方位构筑起宣讲十九大精神的立体格局,京华大地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11月1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在京召开。11月3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面向全国的“中央级”宣讲活动大幕隆重开启。

11月1日,北京市委组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由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的党员领导干部、十九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组成。

11月22日,北京市“不忘初心跟党走圆梦京华谱新篇”百姓宣讲团正式成立。

10月27日起,北京的党代表们行不减速,马不卸鞍,纷纷投入到十九大精神的宣讲中,把十九大精神带回各条战线。

10月20日,“网络宣讲十九大——《委员听民意》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青年书写人生华章”活动在千龙网开启,拉开北京市网上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序幕。

从中央到地方,从市级到区级,从街道到社区,从乡镇到田间,十九大精神宣讲一派火热景象。讲故事、说快板,拉家常、答解惑、唱诗歌、做直播,宣讲方式百花齐放。这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千万群众心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十九大精神宣讲员”。

在“小巷管家”的推动下,东城区首批“十无”示范街巷——夕照寺西里街亮相,东城区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建中表示,今年10月前将完成夕照寺西里小区“十有十无”示范小区建设。图为夕照寺西里街整治后现场。千龙网记者欧阳晓娟摄

为背街小巷换新颜的“街巷长”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大街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对于城市来说,面子、里子都重要。随着北京全面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成为重要一环。

今年3月底,蔡奇在长安街附近街道明察暗访时,提出建立“街长”“巷长”制。街巷长由机关干部担任,主要对所负责街巷的环境建设管理工作行使知情权、报告权、监督权、建议权和简单事项的处置权。

如今,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条背街小巷都有了自己的街巷长。他们身处第一线,直面群众,发现问题,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西城东安福胡同,曾被私搭乱建、乱停车、狗粪遍地等现象包围着,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美娜走马上任“巷长”后,每周“巡巷”,成立自治共建理事会,没过多久,乱建的房子拆了,“僵尸”自行车清走了,文明养狗成了新风尚,居民竖起大拇指。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新立街社区总路长王金华所负责的复兴街,曾是一条充斥着私搭乱建、路面破损、墙体破败的“血栓路”,现在的复兴街,街道整洁,休憩长廊古香古韵,就连街心公园座椅都充满艺术造型。

街长、巷长、路长、片区长、楼院长……类似的精细化治理方式在北京十六区密集落地。“新身份”带来了新面貌,首都颜值“表里如一”。

在家门口做身边事的“小巷管家”

街巷长带动了胡同治理,也激起了百姓自治的热情。作为“街巷长”的延伸,今年4月,东城龙潭街道率先试点“小巷管家”,在辖区居民中聘请位“小巷管家”,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对认领的小巷进行日常巡访、劝阻违法和不文明行为等。

作为龙潭街道夕照寺西里主线的小巷管家,梁萍每天巡视3次,每次1小时,宠物粪便取纸箱,没有纸了就及时补充旧报纸,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一辆辆挪到停车位,犄角旮旯的卫生死角绝不放过……

“小巷管家”目前已在东城全面推广,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也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共治”。

流水巷、流水东巷、铁营西巷、铁营南巷……越来越多的小巷砌起花池,摆放花箱,居民争做家门口的“胡同花匠”,管理门前的微花园。

“小巷管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做身边事,叙邻里情,享共治果。

图为东沙河治理前后。市水务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留印2017北京出现了哪些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