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你知道吗解放后的肇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
TUhjnbcbe - 2025/3/25 16:04:00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你知道?

解放后的肇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是在哪里升起来的?

答案是这里...

在端州区文化馆场地范围的中间位置,

有一座坐北向南的两层高建筑,

其上铺绿色琉璃瓦,四周有圆柱回廊。

正门之上镶嵌的招牌显示,

这曾是汉谋图书馆。

罕为人知的是,它的另一个身份是

西江宣传养成所旧址。

01:19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威豪摄制

这里是西江地区

农民运动骨干培养阵地

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提供的资料显示,年,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兼广东西江各属行政委员古应芬为培养西江各县农民运动骨干,开办西江宣传养成所,所址设在高要县立中学内(即现在的端州区文化馆内)。

国民党左派黄锡源任所长,

中共党员陈殿邦任副所长。

学员有多人,

来自当时的高要、四会、广宁、新兴、

云浮、罗定、郁南、德庆、

封川、开建、高明、三水等12个县。

年11月起,叶挺独立团和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曾以宣传养成所为活动阵地,开展革命活动。

独立团派了团部参谋董仲明(中共党员)任军事教官,在所内开展军事训练和宣传革命道理。

叶挺和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周其鉴等常到该所向学员讲授政治军事课。

叶挺讲工人运动,参谋长吴济民讲阶级斗争,周其鉴讲农民运动,黄锡源讲“三民主义”。

此外,还有哲学、群众心理学和各国革命史等课程。叶挺、周其鉴还派出学员到高要开展农民运动,推动了高要农民运动的深入开展。

年初,西江宣传养成所结束,

学员们回到各县,

大部分成为当地农民运动的骨干,

使西江地区的农民运动达到高潮,

其规模仅次于海陆丰。

据了解,

肇庆范围内农民运动开展较为突出的,

尤其广宁县,农民运动闻名全省,

是西江地区农运模范县。

这里升起了

肇庆城区第一面五星红旗

西江宣传养成所的“红色火种”

也播种在高要县立中学师生的心中。

年10月肇庆解放时,

肇庆城区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该校操场即如今

端州区文化馆的空地升起。

端州区史志办负责人郭剑泉曾采访了参与缝制、升起这面红旗的梁堪元、左雄进夫妇,并将这一过程详细记录。

梁堪元、左雄进夫妇

是高要县立中学的进步学生,

共同经历和见证了

肇庆城区解放前后的学生运动。

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在一次读书会上,该校教师谢拼把国旗的式样画在黑板上,讲解国旗的意义,还将国歌写在黑板上教学生们唱。

因那时肇庆城区尚未解放,不能公开缝制国旗。于是,梁堪元、左雄进等学生就悄悄准备,在课余时间把裁好的红布和剪好的五角星带进校长梁兆松的宿舍秘密缝制,并把缝制好的国旗藏在校长室里。

10月18日,肇庆和平解放。

学校于10月19日上午8时

派出留校老师伍觉铿,

学生梁堪元、郑昭文外出打探情况,

证实解放军进城的消息后,

梁兆松叫左雄进拿出国旗,

交给梁堪元拴好后,由左雄进缓缓升起。

城区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现今留存史料不多

仍有待补全

如今,旧址二楼无法进入,一楼展厅的展览介绍着该处作为星岩书院、高要县立中学的历史。

资料显示,原高要县立中学创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年),在肇庆城北门外星岩书院故址开办。

年,高要县人陈祝龄捐资改建校舍,添设课室和图书馆,加建宿舍,称“祝龄楼”。年,因粤桂战事,校舍墙壁遭受毁坏,图书仪器荡然无存。年至年,西江宣传养成所在原高要县立中学内开办。年,增建汉谋图书馆,拓展校址。

现在,曾用作西江宣传养成所的原建筑物已灭失无存。原高要县立中学的建筑物仅存增建的汉谋图书馆。

广州有广州农讲所,

肇庆有西江宣传养成所。

虽然西江宣传养成所开办时间不长,

却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使西江地区的农民运动闻名全国。

△西江宣传养成所旧址后改建为汉谋图书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供图

期间,叶挺独立团以其为阵地,

组建“肇庆政治研究会”,

培养了大批为共产主义事业

而奋斗的骨干分子。

在建党周年之际,

重走红色路,重温红色心

不妨来这里感受一下吧~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赖小琴

多彩肇庆编辑部

肇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文广旅体局纪检监察组举报

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纪委举报投诉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吗解放后的肇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