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东肇庆市首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在这块闪闪发光的金匾背后,是肇庆多万军民20年来团结一心、接续奋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双拥情怀,是一茬又一茬的驻军官兵把驻地当故乡的奉献情怀,是一代又一代的红色沃土人民深厚浓郁的拥军情怀。
记者了解到,近10多年来,肇庆市先后涌现出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贾东亮,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江淦钊,全国“优秀军转干部”梁承华,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团中央十七大代表退伍军人马建业等一大批双拥先进典型。肇庆市也是中南五省中党政领导荣获原广州军区“国防之星”人次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22年前,空军空降兵少校副团职参谋贾东亮慕名来到了肇庆市开荒种养,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他在广宁县承包了多亩荒山,养鱼喂猪种水果,办起了家庭农场,经过22年的艰苦创业,贾东亮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山、生态园,把黄泥盆变成了聚宝盆。现在八一生态农场,四处瓜果飘香,鸡鸭成群,牲猪满圈,鱼肥戏水,到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农场已成为当地的创业示范基地、农村党员培训基地、退伍军人教育基地和劳模科技创业示范基地。贾东亮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当选十七大代表、十八大代表,并成为十七大主席团成员和十八大主席团成员。
贾东亮致富后不忘附近的村民,主动向他们传送种植养殖经验,为村民们解决难题,指导村民们发家致富。年10月,贾东亮申请成立了创业党支部,把有志于发展“三高”农业的退役军人党员组织起来,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形成一个整体,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了致富工程、一帮三工程和送温暖工程。很快就形成了“东亮行,我也行”。“东亮、西亮、南亮、北亮、大家亮”的东亮效应,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个创业热潮,“东亮式创业模式”也成为艰苦创业、科学创业及新农村建设的活教材。
为了支持像贾东亮一样的退役军人创业,年3月,肇庆市开展了以“全民创业,党员带头”为主题的“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负责筹措贴息资金,肇庆市农村信用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向全市多个乡村有志创业的优秀党员发放专门的创业信用贷款。
据介绍,为了帮助和支持曾经手握钢枪的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成功顺利地踏上社会,并在各自的创新创业岗位上大显身手,肇庆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退役军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平台。多年的双拥工作中,肇庆市取得了多个走在广东省前列的成绩:全省首创退役军人创业贷款贴息、全省首创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走在全省前列建立市、县、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军人之家等,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年8月,由退役军人姚恩国、谢彦敬创办的肇庆军创创业孵化园正式建成运营,这是广东省首个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就业服务的孵化园区。园区坚持以服务退役军人为宗旨,在市、区政府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为家退役军人企业提供了创业场地,行业包括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动漫设计、网络科技、审计记账、教育培训等,解决了多名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问题。
今年5月份,肇庆市进一步修订出台《肇庆市退役军人创业贷款贴息工作方案》,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创业贷款提供政府贴息支持。按照方案的要求,每名退役军人创业贴息贷款的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贷款的期限最长3年。
驻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牢记宗旨使命,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为已任,始终做到争当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队”、争当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争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当地驻军连续多年参加肇庆特色品牌“暖流行动”,每年为春节期间10多万过境“铁骑大军”提供服务。
肇庆市扎实有效的双拥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实现了富市和强军的统一、实现了优抚对象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实现了军政军民空前团结。
张忠文
段建新
张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