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弹力包芯纱市场龙头——天虹纺织12月23日发布公布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天虹针织与海河工业区订立协议,以向海河工业区收购一幅位于越南广宁省海河区天虹海河工业区,土地面积约51.24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及其上所兴建基础设施,其中:
第一期地块土地面积约24.99万平方米,代价.17亿越南盾(相当于约人民币1.06亿元)乃按地块每平方米.7万越南盾(相当于约人民币元)计算,并由海河工业区与天虹针织经参考集团于过往交易中应付价格、政府收费、海河工业区最新每平方米土地成本以及越南广宁省内不同工业区最近的土地交易后公平磋商确定。
第二期地块土地面积约26.25万平方米,该地块代价及付款条款将由协议订约方透过订立个别补充协议达成,并进一步参考海河工业区完成土地收回后当时越南政府制定的收费及相关政策。
上述地块(分为第一期地块及第二期地块)位于越南广宁省海河区海河工业区,总面积约为51.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于年4月24日届满。
根据协议,海河工业区将于年12月底或之前(或各订约方协定的其他日期)将第一期地块交付予天虹针织,而第二期地块则将于年12月底或之前交付,惟须待完成收回第二期地块并自海河县土地发展中心取得第二期地块的空置管有权后方可作实。海河工业区将承诺完成地块周边之基建及道路。
据悉,海河工业区于越南成立,由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洪天祝及集团联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朱永祥分别最终拥有78%及22%权益。海河工业区主要从事基建发展。
此前,集团多家附属公司已收购海河工业区多幅地块,以兴建生产纺织产品的厂房。中国针织面料染色业务经重组后,集团有意在越南建立一个具规模的针织面料染色生产基地,因此,集团决定收购地块以兴建厂房及扩大集团于此领域的投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天虹纺织通过打造越南北部工业园区,能实现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管理(客户负责布料开发生产,集团负责纱线和牛仔服成衣制造),做到快速反应交货,顺应品牌服饰行业发展需求。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盈利水平上来看,由于纺纱企业中,原料成本占了77%,纺纱行业的盈利能力最差且最不稳定,通过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打造,集团的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提升,稳定性也有望增强。
天风证券分析师吕明此前认为,天虹纺织选择在越南建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区位优势:
中国对于越南的纱线等产品的需求较大,是越南纱线产品第一大进口国。而广宁省是越北的重点经济地区,属于“两廊一圈”经济发展战略;而海河县紧邻与中国接壤的芒街国际口岸,距广西省东兴市仅30公里路程,可以有效辐射中国内地市场。从越南芒街口岸及广西东兴口岸出发,到广州的公路运输距离约公里、7小时车程,到厦门约公里、12小时车程,路上物流到江浙仅需两天时间。
2)成本优势:
从越南的人工、土地、能源、税收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来看:
①人工成本:首先,越南正处于劳动力红利期,年轻劳动力丰富低廉。截止年人口总数为万,人口中位数仅有30.5岁;一般工人月薪约9.12美元/天,低于当今中国平均劳动力成本。
②土地成本:越南的工业用地购置成本相对国内较低,有些甚至可以获得永久产权。年,越南胡志明工业区的平均地价范围为75—80美元/平方米,而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最新数据显示,年三季度我国的工业用地地价为.35美元/平方米,相比之下,越南土地成本具备较大的优势。
③能源成本:越南的平均工业用电价格约合0.5元/度,而中国国内各地区工业用电价格在0.5-0.9元/度之间。越南工业用水平均价格约合3元/立方米,而国内水费超过4元/立方米。
④税收优惠:越南为外资项目提供优惠税率:大部分企业可以享受“四免九减半政策”,即3年启动期内任何一个年度实现盈利即转入4年免税期,并在未来9年享受税收减半。
吕明分析,就天虹纺织未来的发展战略来看,对于中国内地产区,公司将继续以纵深发展的道路为主,做好产品的专业化和差异化,打造产品竞争力,保持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包芯纱的行业领先地位;而对于海外,公司希望形成以越南为主要基地的海外集群,实现纵向垂直一体化发展,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从纺纱、织造到终端纺织品的一条龙产业链。这将使得园区内的企业产生低成本效应和高产出效率
对于天虹纺织来说,在目前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公司希望在海外能够形成集体发力的基地和平台,建设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纺织产业园区。但吕明也强调,天虹纺织并不是要将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全部自己开发,而是将依托在越南的产业园,吸纳从纺纱、织造、印染到针织、家纺、服装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进入,共同构建起一个大的产业联盟,与加入园区内的企业实现类似合伙人的制度模式,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助共赢。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