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墙绘前打卡拍照,
下午逛乡村美术馆,
晚上看精彩的文艺演出……
现在,在肇庆乡村里
也能有满满“艺术范儿”~
△梁亮摄
近年来,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
和乡村振兴促进下,
肇庆各乡村悄然兴起了一股艺术风,
通过美术馆、诗意墙绘、
艺术活动等艺术元素植入,
赋能现代乡村文化艺术空间,
带动美丽乡村“出圈”,
引来村民游客相继打卡。
打造
艺术阵地
乡村发展,
既要塑形,又要铸魂。
肇庆乡村不断完善自身硬件建设,
打造村级美术馆以及书法、
音乐、舞蹈等文艺阵地,
以激活村民内在的艺术热情。
深秋下午,鼎湖区凤凰镇同古村美术馆迎来了又一波美术爱好者。他们或在展厅欣赏画作,或在研学室学习画画,或在馆外写生,描绘该村的美景。
△谢永强摄
同古美术馆位于
鼎湖区凤凰镇同古村,
由肇庆市中国画学会与同古山居共同创办。
该馆背靠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主峰,
溪水长流、清幽雅致,
内设展馆及创作室。
“作为肇庆市首家公益性乡村美术馆,同古村美术馆自开放以来,就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以及村民到场参观学习。”同古村美术馆创办人、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莫肇生介绍,同古村山清水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写生、培养艺术兴趣的不二之所。
△西江日报实习生黄昂摄
该村美术馆有多平方米,设有艺术品展厅、研学室、会议厅等场所,用于举办作品展、美术写生、研学、学术交流等活动,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村里有了美术馆,
同古村的村民既兴奋又自豪。
“大家有空,都喜欢到美术馆逛逛。尤其是小孩子,放学归来或放假,都喜欢待在里面,回来再模仿那些画作。”
同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龙辉高兴地说,美术馆的开放,无形中也激发了村民的艺术热情。
△西江日报记者陈明红摄
除了村级美术馆,
我市部分乡村还依托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
建设了不同类型的文艺室,
为村民艺术学习提供了场地支撑。
△高要区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四会市水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怀集县下帅乡新时代文明实践
植入
艺术符号
和美宜居的乡村生活,
离不开“颜值”的提升。
肇庆部分乡村结合自身特色,
为村内植入墙绘、艺术村牌等艺术元素,
让原本充满“土味”的建筑,
成为别具特色的“艺术符号”。
在高要区莲塘镇荔枝村,沿着干净舒适的村道而行,孔子文化图、屈原廉洁文化图、荷花盛开图、虾鱼丰收图、梵高《星空》图等近十幅墙绘展现眼前,让该村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
△荔枝村里的艺术墙绘。西江日报记者戴福钿摄
荔枝村是千年古村,
有着深厚的孔子文化、
罗氏虾养殖文化底蕴。
去年,随着村旁的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等景点开放,
该村游客越来越多。
△莲塘镇荔枝村。邓达荣摄
因此,
为更好地展现荔枝村的风貌,
该村对其进行了艺术改造。
为打造与村相贴合的社科普及艺术墙绘,高要区社科联多次组织美术爱好者、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利用村旧墙面、围墙等空间,描绘出多幅别具特色的艺术画作。
△图源书香莲塘
艺术墙绘的推出,
不仅吸引了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还受到了村民的喜爱和认可。
“村里有不少老房子,墙面陈旧且不美观。自从有了墙绘,村里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有艺术氛围。”今年50岁的荔枝村民陆金群,谈及村里的变化,她笑得合不拢嘴。
△莲塘镇荔枝村新貌。陈彦成摄
在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
90后的黎浣璐通过墙绘的方式
为家乡增色添彩。
如今,她的众多墙绘作品
成为了当地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在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格外亮眼。
△图源肇庆西江网
丰富
文化生活
除了完善场地建设和氛围营造外,
我市部分乡村还不断根据群众需求,
在田野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
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活力。
近日,一场别具特色的歌舞表演,在高要区新桥镇赤坎村如期举行。伴随着折子戏《蝶舞仙韵》,粤剧《荔枝颂》《花田错会》,舞蹈《我的祖国》《梨花情》等节目轮番上演,村民们的热情被充分调动,相继加入唱跳行列。
不只赤坎村,今年以来,
我市其他乡村亦举办了
形式各异的艺术活动。
如怀集、广宁40多个村庄,
专门邀请肇庆市粤剧团到场,
在山水间、田野旁,
为村民送上艺术大餐。
△图源肇庆文联
广宁县洲仔镇
则举行第一届乡村音乐节
以歌声为纽带,以音乐为桥梁,
将洲仔乡村的魅力通过歌声传递出去,
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
精彩的音乐盛宴。
△图源广宁发布
一场场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艺术表演,
不仅极大激活了乡村的活力,
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而且还让村民进一步领会到艺术的魅力,
在潜移默化中厚植艺术情怀。
当艺术风刮进肇庆乡村,
你会发现原来,
诗和远方就在身边!
有空不妨来肇庆乡村打卡吧~
来源:西江日报(记者戴福钿特约记者刘潜通讯员谢国辉)
编辑:翟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