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里就有这样一种舞狮
它像狮又像猫
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舞山狮
△舞山狮。图源广宁发布
舞狮习武历来是
广宁的传统和习俗,
其中尤以北市镇舞山狮遐迩著闻,
岁月滔滔,历经时间沉淀,
家园意识深厚的北市人
独创了一种狮舞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
山狮舞源远流长
广宁人舞狮习俗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是流传在广宁北部的
螺岗、北市、坑口、赤坑
江屯、联和、葵洞等乡镇的
一种原生态的民间传统体育技艺。
年广宁县“舞山狮”
被肇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舞山狮。视频来源广宁发布
而山狮舞更是北市祖辈
从昔日耕作生活中逐渐凝练而成,
最初只作防御猛兽之用,
而后被赋予春节祭拜、宗亲道贺的意义。
△舞山狮。图源广宁发布
喜庆节日,锣鼓喧天,
从各村欢腾而来的山狮队汇聚一堂,
互相道贺,气氛热烈。
如此盛况,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更是宗族情结脉脉相连的印证。
世珍堂山狮舞术团团长江东
在清远的宗亲,新居入伙、祠堂落成,我们山狮队都会到场庆贺,两地山狮文化交融渐深。
△舞山狮。图源广宁发布
近日,走进北市镇扶溪社区江氏宗祠,
在江东林的指引下,
记者得以一睹山狮舞的全套装备:
一大一小的狮身,
神采奕奕的狮头,
双皮鼓、大铜锣、小云锣等
敲打乐器一应俱全。
△江东林在展示山狮道具。西江日报记者夏紫怡摄
所见的每一样物件
都被细心妥善放置,
非节庆日、春节不轻易取出,
由此可见当地人
对山狮的珍爱程度。
如今,北市镇每一条自然村
至少有一支专属山狮队。
据统计,如今北市镇共有山狮队个,是整个山狮流派中最多山狮队的乡镇。一个山狮队伍由12至20人组成,分为锣鼓队、山狮队、掌旗、护卫等。近年来,北市狮队还独创了“母狮带狮崽”的表演形式。一老一小,一前一后,寓意“山狮技艺源远流长,永远不会断流”。
△舞山狮。图源广宁发布
探索打造山狮特色文化镇
文化振兴吹拂沃野。
当下,如何将艺术特色与经济利益相耦合,
提高山狮文化的灵活性和调试性,
是推动北市镇发展山狮舞文化的重要问题。
7月,广宁县委统战部联合县武术龙狮协会到北市镇开展山狮特色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在座谈会上,各方代表围绕北市镇打造“山狮特色文化镇”的可行性以及该镇利用有利资源,进一步巩固、发展武术、山狮文化等畅所欲言。
8月,广宁县第一个
镇级山狮协会成立,
这是目前北市镇立足资源优势、
围绕山狮特色品牌,
做深做实特色文旅融合发展文章的
具体措施。
北市镇党委委员董连金
在人才传承培养方面,政府、学校、企业和民间协同出力,才能事半功倍。可尝试将山狮舞引入校园,探索山狮历史与校园文化相接融合的模式,逐步建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传承人队伍,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舞山狮。图源广宁发布
而此想法,正是北市镇山狮协会的
下一步行动计划——
协会计划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在节假日、寒暑假带领有兴趣参与学习
山狮技艺的学生舞狮习武,
将这个传统文化表演发扬光大。
来源多彩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