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火蔓延了越北边境的6个省,从西到东为莱州省、黄连山省、河宣省、高平省、谅山省、广宁省,战线长达余公里。这6个省中,作战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要数高平省,其次是黄连山省、谅山省、莱州省、广宁省、河宣省。根据我军统计,总计歼灭越军50余人,其中毙敌40余人。而越方没有公布自己的伤亡数字,在后来的很多年中也是遮遮掩掩,这给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设置了很大障碍。当然,零零星星也有一些史料流出来,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数字。
比如,从我军的角度看,歼敌最多、战果最大的是高平战区,其次是谅山战区。那么从越方的角度看,自己部队阵亡率最高的是哪个战区呢?根据已披露的越军卫生勤务资料史来考察,年北部边界战争中部队阵亡率最高的是既不是高平战区,也不是谅山战区,而是广宁战区,达到46.9%。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广宁战区的越军比较狼狈,经常是阵地失守无法收容死者和伤员,以致战死率爆胀,使伤亡比例接近一比一,突破了一死三伤的常规。
以前我们讲过很多次高平、谅山及黄连山省的老街、柑塘、沙巴方向的战斗,对广宁战区的战斗介绍很少。实际上广宁战区虽然地处偏僻,不是主战场,但战斗却相当激烈,还打出了今日大名鼎鼎的人物。
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时候,广宁战区并不是解放军的主攻方向,也没有野战军主力,而是由广西军区独立师负责,发起边境拔点作战,牵制敌人,配合其他战区的主力部队。广西军区决定以广西军区独立师担任主攻部队,首先歼灭广西防城县当面的保肯、滩奔、比劳地区之敌,尔后集中全力攻歼横模地区之敌。
位于广宁战区的越军主力部队是步兵B师。该师组建于年11月,与越军六大主力步兵师的师有血缘关系。B师赶上了越战的尾巴,打了几仗,有了实战经验,但也损失不小。此后调到北方,改为生产师,执行生产建设任务。年底,该师再次改编为步兵师,主要在边境地区修筑国防公路,同时担负广宁省边境的防御任务。除了B师外,还有广宁省地方部队和民军共同协防地区安全。
广西军区独立师出手不凡,出境作战21天,先后打了保肯、横模、高巴岭三仗,重创了越军B师和地方武装。作战期间攻占广宁省1个县城、3个镇,共计歼敌人(毙敌人,伤敌人,俘敌97人,敌我伤亡1.9比1),缴获各种火炮58门、各种枪械件,炮弹、子弹余发,地雷、手榴弹余枚,电台10部和军需物资一批,同时摧毁了战区内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在解放军全线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广西军区独立师虽是偏师作战,但歼敌战绩排名第11位,力压很多赫赫有名的老部队。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作战中打出了一名战斗英雄连长,后来成为了我军高级将领。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陆军司令员李作成上将。
本文转自沈听雪的历史文集,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