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魏与后燕本都是鲜卑族后裔,北魏为鲜卑拓跋部贵族所建立,后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立,两国建立以来,北魏与后燕便恩怨交织。后来,北魏在拓跋珪的带领下不断走向强大,走向强大之后的北魏不断对后燕进行军事侵略,最终,两国在经历数年的斗争之后,北魏打败后燕,一统北方。
北魏一统北方对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它恢复了北方的经济发展,使得大量南方居民回迁北方,为北方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的人口迁徙。并且,北魏一统北方,为我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带来了锲机,缓和了自五胡乱华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族矛盾。
▲北魏的战斗力
参合陂之战
1、慕容部与拓跋部的恩怨
公元年,慕容垂恢复了燕国,并以中山为都城,建立了后燕。慕容垂本是鲜卑族,因此,这些年以来,鲜卑慕容部与鲜卑拓跋部之间都互通婚姻,两部落虽然矛盾不断,但也相对和平。后来,随着边境摩擦的不断升级,鲜卑拓跋部与鲜卑慕容部的矛盾上升为军事冲突。公元年,鲜卑慕容部慕容宝率领8万军队进攻北魏,北魏朝廷听闻慕容部率军前来攻打,机智的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法。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率领大军渡黄河而南下,与慕容部形成了对峙之势。公元年8月,拓跋珪在黄河南侧挥师北伐,公元年9月,北魏大军来到黄河边,在狂风大作的帮助下,大败慕容部水军。与此同时,拓跋珪将陈留公率领的5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东侧,与中军形成互为犄角之势,堵住了后燕军队的后撤路线。后燕军队眼见撤退无望,便准备与北魏互为对峙,两军相持20余天。
后来,两军军中传言慕容垂已死,后燕许多大将想要图谋不轨,后燕军中大乱。公元年10月25日,北魏大军趁后燕军心大乱攻打后燕大军,在北魏的强势攻击,后燕大将慕容宝只好下令将战船全部焚烧,自己责率军队撤军回国。因此时黄河之水还未完全冰冻,慕容宝在撤退之时,断定北魏大军必不敢追击,因此便未派出掩护部队。
▲北魏战士
2、后燕的大败
公元年11月3日,黄河岸上突然狂风四起,气温骤降,黄河水面突然冰封,拓跋珪率领北魏大军渡过黄河,火速追击后燕大军。11月9日,北魏在参和陂追上后燕大军,两军在此地再次对峙。北魏大军趁后燕军人马匮乏,率先发起攻击,偷袭后燕军大营,后燕军队大败。
后燕军队大败后,留下了大量投降军队,对于这些降军,拓跋珪将他们全部坑杀。拓跋珪认为,北魏与后燕积怨已久,两军交战多年,已经形成世仇,若不将后燕降军全部斩杀,日后必为所患。从这一点而言,拓跋珪确实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帝王。但是,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或许,只有这样的帝王,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大统一的王朝。
▲北魏势力
广宁之战
1、必争之地
张家口地处我国太行山山脉,与燕山和阴山交汇,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军事重镇。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平原和蒙古草原的交汇之处,是我国华北地区与蒙古高原的唯一接触要塞。北魏和后燕之间的广宁之战,就发生在此地。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建立代国,代国后来被前秦灭亡。公元年,鲜卑族拓跋珪趁前秦分裂,重建代国,并将都城定于盛乐(今呼和浩特),由此建立北魏。公元年,北魏道武帝继位,此时的北魏早已国力强盛,管辖着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的大片领土。此时,与北魏相邻的燕国国力弱小,其统治者慕容宝昏庸无能。燕国的弱小引来了北魏皇帝的注意,公元年6月,北魏皇帝拓跋珪率领大军攻打燕国。
▲骑兵冲锋
2、后燕大败
在这一战中,北魏皇帝派遣王健率领3万骑兵从都城出发挥师平城,到达平城,稍作休整之后,立刻继续派强兵驻扎广宁,伺机对驻扎在广宁的后燕军队发起进攻。广宁是后燕的军事重镇,后燕皇帝深知,广宁如若陷入北魏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后燕皇帝派广宁太守刘亢泥率数万军民抵抗。面对广宁军民的奋力抵抗,北魏军队连续攻城七天也未能攻下城池。城池数日不下,北魏军队发起了更强硬的攻击,最终,刘亢泥战死,广宁失守。广宁的失守给后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广宁之战后,北魏军队相继进攻居庸关和北京,直捣后燕都城中山。广宁之战是后燕灭亡的关键之战,经此一战之后,后燕再无与北魏抗争之力。
▲后燕大军
大统一王朝,北魏
1、团结与和平的社会
北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大统一王朝,在当时,北魏都城迁移至平城,控制着我国北方的大片土地,其中包括河北和内蒙古以及山西等地,北魏的统一为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带来了一次契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安定的环境。自五胡乱华以来,我国北方经济遭受到重创,在上半年的纷乱争斗中,北方的经济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在当时,许多北方居民开始向南方迁移,北方百姓大量流失,在五胡乱华期间,民不聊生是北方社会的常态。北魏王朝建立后,尤其是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之后,我国北方地区再次迎来了统一。
▲军队出征
统一的环境为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安定的外部条件,在北魏统一后,原本受到重创的北方经济逐渐得到缓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社会经济开始逐渐好转。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五胡乱华以来,北方大地民族争斗不断,许多民族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民族的发展。
北魏统治者一统北方之后,相对五胡乱华时期,北魏统治者制定了较为缓和的民族政策,为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五胡乱华期间,受统治者野心和战争的影响,许多民族矛盾开始加剧,在统治者贪婪的野心影响之下,民族之间互相争斗不断。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北魏统一北方,为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北魏期间,许多不同民族的人民可以相互结婚,在这一期间内,各民族和谐相处,稳定发展,是自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少见的北方和平安全发展期。
▲拓跋珪
2、苦难的百姓
自五胡乱华以来,大量汉族百姓衣冠南渡,他们为了谋求生存,不惜抛家舍业,远赴他乡。在此后的百余年内,大量汉族百姓远离故土,前往遥远的南方谋求生存。黄河流域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汉族百姓的重要发源地。
从某种程度而言,北方是汉族百姓的家乡。但是,连年的战乱使得北方汉族百姓民不聊生,北方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乡,这就使得北方人口受到重创,人口流失极其严重。据历史记载,自五胡乱华以来,由于百姓人口流失,大量肥沃的中原土地受到抛弃,原本用于耕种的中原肥沃土地早已长满野草。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整个北方社会是何等的凋零局面。但是,自北魏一统北方之后,原本战乱的北方社会开始逐渐得到和平。北魏一统北方之后,在此后数十年内,许多南方百姓开始逐渐回迁北方,北方百姓人口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恢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百姓是国家之本,有了百姓,国家就有了发展的资本,社会就有了生存的活力。
在大量南方百姓回迁北方之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再次出现了繁荣,原本被荒废的土地再次得以被耕种,许多荒凉的北方之地再次出现了烟火气息。从这一层面而言,北魏一统北方,为北方百姓的美好生活,和受苦受难的汉族百姓再次回到家乡创造了条件。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战乱与纷争之后。北方大地凭借着北魏所创造的这一优越条件,再次获得了发展。
▲两军交战
总结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是一个伟大的王朝,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更在于它一统北方。由于北魏一统北方,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复苏,各民族关系融合,这为此后我国北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初步解决了北方社会紊乱的问题,对此后我国封建社会的继续向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洛阳伽蓝记》
2、《赤松子章曆》
3、《月波洞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