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从籍籍无名到明末第一大将,袁崇焕命运的转
TUhjnbcbe - 2024/7/13 16:13:00
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23.html

导语:从籍籍无名到明末第一大将,袁崇焕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袁崇焕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统帅。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夺占广宁,京师危在旦夕之时,袁崇焕刺血为书,激励将士,誓死守卫宁远孤城。结果击溃了努尔哈赤的十万大军,而且一炮重伤努尔哈赤,使努尔哈赤因此而郁郁离世,赢得了明朝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收复了辽西大片土地。这一场战役我们称为“宁远大捷”。

从明朝末期抗清的战绩来看,袁崇焕应该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将。尽管如此,我们如今对袁崇焕评价的争议也特别大,有人说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抵抗后金,保卫明朝社稷,功绩不小,可以和岳飞相媲美。但也有人说他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他跟秦桧是一类人,是超级卖国贼。这一个岳飞一个秦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家说某个人有争议,最多也就是说他没有那么好,或者没有那么坏,但是它的好坏基本是定了的,很少听说过哪个历史人物,像袁崇焕这样争议如此之大。

袁崇焕画像

争议虽然大,但也证明了当时袁崇焕在明朝朝廷和民间的声望。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袁崇焕从从籍籍无名到明末第一大将,他关键的转折点在哪里呢?没准对如今身在职场的我们,还能有点帮助呢!

袁崇焕其实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36岁以前,他都是籍籍无名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袁崇焕生于年,卒于年,籍贯是哪,还无可考证。据说祖上是广东东莞的,后来又来到了广西藤县,当然这个无关紧要,总而言之他是两广一带的人。他的家里是做生意的,也就是出生于商人家庭,像我们现在做生意做得好的家庭的子女,都可称为富二代,可受小姐姐欢迎了。可是明清时期不行,士农工商,经商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尤其是当时闭关锁国不得下海,对经商是有严格的限制的。所以袁崇焕家里门第不高,那么要改变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能是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袁崇焕学习很认真,但是他考试的天分不是太高,一连考了12年,直到35岁时才考上进士,而且名次不高,名列三甲第40名,不过总算是考上了。按照道理来讲,当年就得由朝廷安排,给他派个官去当了,可是第一年因为朝廷吏部人事调动等原因,袁崇焕在家赋闲了一年,没给官职,第二年才给安排了个官。什么官呢?就是七品知县,挺小的官,在福建邵武县当知县。

虽然是知县,但对于整个大明朝,对于整个明朝历史来说,这时的袁崇焕很显然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籍籍无名地当了3年知县,县志关于他的记载都不多。只有一次,据说是当地着火了,袁崇焕带着自己的衙役,亲自在火场里救出了不少的平民百姓,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此外,还有记载他经常考察民间疾苦,断了很多案子,解决了很多冤狱,使很多蒙受不白之冤的老百姓得到了平反。所以当时来看,袁崇焕虽然籍籍无名,但也是一个能够体谅民间疾苦,为平民百姓办好事的知县。

直到这时,袁崇焕的一生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这籍籍无名的袁崇焕到底在县城这个地方还是呆不住,一下子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大将,他只是遇到了这么件事。

袁崇焕墓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个述职制度,就是官员在任满三年后,必须要来京城进行一次述职,汇报一下任职情况,所以在知县干满3年后,袁崇焕来到京城述职。述职结果本来给他评定为优秀,一般来说,他可以回去等候调令了,可以再往上走任知府、任道台,没想到朝廷里的一位官员看上他了,这个官员是当时的都察院御史,都察院御史也就是专门负责考察官员表现的,这个都察院御史的名字叫侯恂,他就认为袁崇焕是个人才,觉得这人可以成大器,不能再让他在小地方憋着,得把它留到京城,给他更大的舞台去施展才华。

结果就在这位都察院御史的通融下,袁崇焕成了六品官。后来所有的史书都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袁崇焕刚上任就失踪了,都不知道他干嘛去了。原来他到辽东一带考察去了,也就是现在的辽宁锦州、山海关一带,这一带前面我们说过就是大明朝和后金打仗的第一线。袁崇焕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他预料到大明最大的隐患不在内部,而是在于山海关外努尔哈赤的后金。所以他考察去了,考察回来后他又升官了,成了山海关监军。袁崇焕当了监军,也就是来到了和后金对抗的第一线,那么从这一刻开始,袁崇焕才正式走上了明朝历史的大舞台。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从籍籍无名到明末第一大将,袁崇焕的人生关键转折点就在于那一次他上朝廷去述职,而关键的关键还在于他遇到了都察院御史这么一位贵人,尽管这位贵人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我们现在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但他对于袁崇焕的命运,甚至对于大明朝的命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样,如今我们身在职场,有时还需点运气,没准一位贵人出现,你的命运就会发生根本转折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籍籍无名到明末第一大将,袁崇焕命运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