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广受其惠广宁桥
TUhjnbcbe - 2024/7/10 2:57:00

广宁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广宁桥直街南端,横跨浙东运河绍兴城内河段。南北走向单孔七折边形石拱桥。桥全长近60米,宽5—6米,高5.80米,拱高4.20米,拱券净跨6.25米。

广宁桥桥台用条石错缝叠砌,有明显的变幅收分。桥面长6.68米,内净宽3.76米,为6拼石板,东西两拼石板较长,并置石栏,石栏长达6.02米,高0.82米,厚0.28米,外侧中间刻“廣寧橋”三字桥名。字为0.40米见方。

桥南设十六级石阶,长27.10米,桥北石阶二十级,长24.40米。每级台阶均用两块石板并列横铺而成。桥面及台阶东西两边均置石桥栏,石栏为花窗式并饰以元宝花云纹,栏高0.93米。桥南各边置六块,桥北各边置七块,栏间隔望柱,共二十四根,硕大厚实,柱高1.19米,柱头上部雕设覆莲,覆莲上原还雕设石狮,石狮憨朴可爱,可惜在年被人为破坏损毁。栏末端设抱鼓石,长3.70米―4.20米,高0.70米,厚0.20米。抱鼓石外侧还镌刻凸出半圆球,如此长的抱鼓实属少见。广宁桥桥台有六条长系石,头部雕刻兽头。广宁桥南北桥台东侧金刚墙上各嵌有一块石碑,碑上雕刻的文字已难以辨认。桥台多处条石还刻有乐善好施者捐资建桥者的姓名,可惜字迹多难以辨认。

广宁桥拱券顶部龙门石上刻有“鲤鱼跃龙门”等6幅图案。刻着一些龙、鱼、麒麟、蝙蝠等动物图案,这是古人造桥时视作吉祥如意的象征,又作为是古桥的“守护神”。其中的6块浮雕,分别寓意“鲤鱼跳龙门”、“金龙伴玉兔”,等吉祥喜庆的图案,典雅大方。有面目狰狞奇形怪状的,也有虎头狮身振鬣怒吼的,甚为精致。桥洞内这些精美雕刻的浮雕纹饰,大致可以推断出广宁桥的建造年代和当时石雕艺术水平,只是这些图案和字迹大都模糊不清,让一些文史爱好者和外地游客迷惑不解。拱内拱石上还有一些当时捐资造桥的事由题刻,如“运纲司”等字样。拱券下设有纤道,便于船夫背纤行走,堪称古代最原始的“水上立交桥”。

该桥始建年代不详,根据桥北一块被砌入居民住房的明代《重修广宁桥记》碑文记载,该桥重建于北宋绍圣四年(年),明万历三年(年)重修。该碑为古桥专家罗关洲先生最早发现,并仔细录下碑文。

明代《重修广宁桥记》记载:“广宁桥在邑城最为冲要,南北数百尺,上联八字桥,东西与长安、宝祐对峙而起,遂以雄壮甲于越中”。《绍兴县志馀辑》称它为“越中大工程”。

浙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始发地、物资集散地、中转枢纽站之一。古代两浙转运使的浙东转运使机关就设在绍兴,当年进出广宁桥的船只十分繁忙,是城内的主要的码头,是绍兴古城内“水陆之冲”的交通节点,也是绍兴城内历史最悠久、构造最独特、技术含量较高的桥梁之一。

广宁桥是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碑文记载的最早七折边石拱桥。当年站在桥上可望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着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当地百姓乘凉观景的最佳之处。广宁桥是乡人集资建造,桥成之后,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是中国古桥的一种重要桥型,因此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在年曾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年与绍兴其它十一座古桥,合称为“绍兴古桥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陈树尧)简介: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秘书,绍兴市古桥学会理事,绍兴市古城民俗文化摄影协会组长,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成员,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研究会成员,绍兴市关工委科普团成员。年著《绍兴桥乡》一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受其惠广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