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420/13564219.html“踏着芳香的泥土,走上扶贫帮困路。将满腔热血洒向希望田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村干部。”这是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驻广宁县仁尚里村第一书记杨智刚同志的真实写照。
年5月,他响应中央号召,和肇庆市多个驻村干部一道,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虽然已经做了心理准备,可是真正住到村里后也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村中道路狭窄,村民柴火杂物乱堆乱放,村庄周围环境脏乱,村民留守老人小孩居多……”不仅是摆在眼前的困难,在他身后还有意料之外的难题。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他,竟然严重不适村里生活,曾几度想放弃驻村工作,但想到村民殷切的期望,看到孩子们充满稚气的脸庞,还有一个个熟悉笑脸,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经常进村入户,对古水镇太和村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可以如数家珍地把各户情况说出来,村民也乐于与他聊天谈发展。他针对每户具体情况联合镇村干部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如结合贫困户没有首期资金,他创新性地提出由第三方工程队垫资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为太和村共44户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为了发展村集体产业,提高村民收入,他四处奔波,甚至在产业基地吃住,使礼和百香果基地建成投产,加上小水电、工业工房等项目,每年为有劳动力贫困户增加多元的收入,一个5口之家一年可增收元。
杨智刚同志始终把群众放心头,用心用情为他们解决困难,群众都喜欢叫他“杨队长”,他也因此获得了年肇庆市优秀驻村干部、-年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
年5月份,杨智刚同志被组织任命为仁尚里村驻村第一书记,他迅速转变角色,日夜兼程,熟悉情况,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走遍仁尚里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细致制定每一户的帮扶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八有”脱贫目标,杨智刚同志结合仁尚里村实际情况,分类分户实施帮扶。
仁尚里下新屋自然村五保户王钻清,因其儿子(二级精神残疾)出走未归,对周围人存在不满,难以相处,还不愿意进行危房改造。杨智刚了解到这一情况,曾多次到该户走访,与户主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甚至还向县住建部门申请到一个危改指标给该户。通过交心谈心,王钻清慢慢改变了,他不但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还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危改工作。后来,房子建好了,儿子也回来了,他脸上天天挂着笑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懂得了感谢党恩。由于在广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成绩突出,杨智刚被评为年“广宁县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
年初的疫情期间,在走访王荣灶户时他了解到该户种植的蔬菜因疫情出现滞销,就多次到田里查看蔬菜种植情况,一是利用自己的车辆把蔬菜送到市区同事朋友手里,二是联系当地政府等单位,三是帮忙把菜运至当地市场进行销售,切实解决了滞销问题防止因疫返贫。
年11月,仁尚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退出,贫困村也完成了退出工作,并通过了检查验收。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
几年的扶贫工作,使杨智刚变成了一个“甜野男孩”,他风里来雨里去,再苦再累也不在乎,田间地头留下他艰辛的足迹,他磨炼了意志晒黑了皮肤,他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扶贫工作,温暖了贫困户的心,是群众脱贫路上的引路人和贴心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于敢勇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于敢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